工学污水的厌氧生物处理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8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工学污水的厌氧生物处理课件

污水厌氧生物处理的发展过程 早期发展 1881~1950年 第二代厌氧反应器 1955年开发了厌氧接触法新工艺,标志着现代厌氧反应器的开端。 第三代厌氧反应器 1980年Switzenbaum等推出了厌氧附着膜膨胀床反应器(AAFEB),还有厌氧流化床(AFB)。 厌氧生化法的优点: (1)应用范围广 因供氧限制,好氧法一般适用于中、低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BOD5 500mg/L); 厌氧法高、低浓度有机废水均可处理。中、高浓度有机废水,(BOD5 2000mg/L), 。 有些有机物对好氧生物处理法来说是难降解的,但对厌氧生物处理是可降解的,如固体有机物、着色剂蒽醌和某些偶氮染料等。 (2)能耗低 好氧法需要消耗大量能量供氧,曝气费用随着有机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大,而厌氧法不需要充氧,而且产生的沼气可作为能源。 废水有机物达一定浓度后,沼气能量可以抵偿消耗能量。研究表明,当原水BOD5达到1500mg/L时,采用厌氧处理即有能量剩余。有机物浓度愈高,剩余能量愈多。 一般厌氧法的动力消耗约为活性污泥法的1/10。 (3)氮、磷营养需要量较少 好氧法一般要求BOD:N:P为l00:5:1,而厌氧法的BOD:N:P为l00:2.5:0.5,对氮、磷缺乏的工业废水所需投加的营养盐量较少。 (4)有杀菌作用 厌氧处理过程有一定的杀菌作用,可以杀死废水和污泥中的寄生虫卵、病毒等。 (5)污泥产量低易贮存 污泥产量低且沉降性能好,仅为好氧法的1/6-1/10。厌厌氧活性污泥可以长期贮存,厌氧反应器可以季节性或间歇性运转。 厌氧生物处理法缺点: (1)厌氧微生物增殖缓慢,因而厌氧设备启动和处理所需时间比好氧设备长; (2)出水往往达不到排放标准,需要进一步处理,故一般在厌氧处理后串联好氧处理; (3)操作控制因素较为复杂。 (4)厌氧过程会产生臭气。 二. 厌氧法的基本原理 1.传统的厌氧消化理论为两阶段理论 对批量污泥静置考察,可以见到污泥的消化过程明显分为两个阶段。 固态有机物先是液化,称液化阶段; 接着降解产物气化,称气化阶段;在常温下,整个过程历时半年以上。 1、两阶段理论 将厌氧发酵分为产酸(酸性发酵)和产气(碱性发酵)两个阶段,相应起作用的微生物分为产酸细菌和产甲烷细菌。 2、三阶段理论 产甲烷菌只能利用乙酸、H2/CO2和甲醇; 长链脂肪酸和醇类必须被产氢产乙酸菌转化为乙酸、H2、CO2和甲醇后,才能被产甲烷菌利用。 厌氧发酵依次分为水解发酵阶段、产氢产乙酸阶段、产甲烷阶段三个阶段。 起作用的细菌分别称为水解发酵细菌、产氢产乙酸菌、产甲烷细菌。 2、三阶段理论 ①水解发酵阶段: 复杂有机物(纤维素、淀粉、蛋白质、脂肪)被发酵细菌分泌的水解酶(胞外酶) (纤维素酶、纤维二糖酶、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 分解为可溶于水的简单化合物。 纤维素被水解转化为糖; 蛋白质被转化为简单的氨基酸; 脂类被转化为脂肪酸和甘油。 这些简单的有机物再被产酸菌转化为乙酸、丙酸、丁酸等脂肪酸和醇。 2、三阶段理论 二 、厌氧消化的影响因素 (一)厌氧条件:创造厌氧条件 产酸阶段需要厌氧条件: 该阶段不产甲烷微生物大多数是厌氧茵,需要在厌氧的条件下,把复杂的有机物质分解成简单的有机酸等。 产气阶段需严格的厌氧条件: 该阶段的产甲烷细菌是专性厌氧菌,不仅不需要氧,氧对产甲烷细菌反而有毒害作用,在有氧的环境中,甲烷菌受到抑制,但并不死亡。 要求氧化还原电位在-330毫伏以下。 (三)温度 一般来讲,池内发酵液温度在10℃以上,只要其他条件配合得好(如酸碱度适宜,发酵菌多)就可以开始发酵,产生沼气。 代谢速率在35~38℃有一个高峰,50~65℃有另一高峰。幻灯片 20 中温消化:消化时间约为20d,对寄生虫卵和大肠菌杀灭率低。常用此消化。 高温消化,消化时间约为10d,可杀灭99% 常温消化,低于20℃的消化。 (三)温度 6、温度要相对稳定,一天内的变化范围在±2℃内为宜。 原因:甲烷菌对温度的急剧变化非常敏感,即使温度只降低2℃,也能立即产生不良影响,产气下降。 (六)营养和C/N比 碳氮比例为10-20:1,即可正常发酵。 过低:则会放出大量的NH3,抑制产甲烷菌的活动; 过高:细胞的N量不足,消化液缓冲能力低,pH容易低,反应速率下降。 2. 碳:氮:磷控制为200-300:5:1为宜 (七)添加剂 在发酵液中添加少量的硫酸锌、磷矿粉、炼钢渣、碳酸钙、炉灰等均可不同程度地提高产气量

文档评论(0)

gz2018g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