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培训心理健康与心理障碍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干部培训心理健康与心理障碍课件

第一部分 心理健康 (一)健康 (二)心理健康 (三)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 (四)心身疾病 (五)如何维护正常的心理 第二部分 心理障碍 (一)神经症 (二)人格障碍 (三)如何纠正心理障碍 第一部分 健 康 什么是真正的“健康”? 身体没有缺陷,生理上没有疾病就是健康 。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残缺,而且应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能力都处于完好的状态。 为什么现代要把“健康”给它冠以新的概念? 医学科学的进步 时代的进步,医学的发展 经济的发展,病谱的改变 医学科学的发展,认识的提高 生理活动与心理活动相互制约,相互影响 人还是一个社会人 时代的快速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 医学模式的转变 医学模式 生物—心理—社会 健康心理学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和方法,探讨和解决有关保持或促进人类健康的问题,矫正和治疗人的某些不良行为,从一定意义上讲,它是心理学与预防医学相结合的产物。健康心理学的中心任务是着力于人类健康的维护,而不是疾病的治疗。 心 理 健 康 心理:心理是指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情感、态度、动机、意志、能力、气质、人格等心理现象(活动)的总称。是由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个性特征三者所构成; 心理健康:个体在心理和社会功能方面处于完好的状态,就是心理健康。但一般是指个体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范围内,心理所能达到的最佳状态,而不是指绝对的十全十美。 心理健康的标志 (1)了解自我,悦纳自我 (2)接受他人,善与人处 (3)正视现实,接受现实 (4)热爱生活,乐于工作 (5)能适当地表现情绪 (6)人格完整和谐 (7)心理行为符合年龄与性别特征 (8)智力发展正常 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 遗传因素 人作为一个整体(身体、心理)与遗传因素的关系就十分密切,尤其是人的体形,气质、神经结构的活动特点、能力与性格的某些成分都受到遗传因素的明显影响。 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 心理因素 (1)心理冲突 (2)挫折 (3)生活事件 (4)特殊的人格特征 心 身 疾 病 任何心理活动的产生,都有其生理基础,心理上的每一个变化,都能引起肌肉、心率、血压、呼吸、代谢和体温等方面的一系列复杂的生理变化。 人在发怒时,心跳加快,常达80-200次/分;血压上升,收缩压从正常的130毫米汞柱到230毫米汞柱以上;呼吸每分钟可达40-50次。人在恐惧时或突然震惊时,呼吸加强而短促,甚至会出现中断;心跳加速,每分钟增加20次;血压也会随之增加。人在焦虑、忧郁时,会抑制胃肠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 主要研究心身疾病(简称心身症)——即“心理生理疾患”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治和预防的学科。 心身医学是从心身相关的基本立场出发,考察人类健康和疾病问题,试图提出“综合——整体性医学学科”。其理论基础是“心身相关原理”。 常见的心身疾病有: (1)原发性高血压。这种病本身没有器质性的病变,主要由于长期紧张、激动、焦虑或处于矛盾状态所致。 (2)消化系统溃疡。长期处于焦虑、忧郁、恐惧、愤怒等消极情绪之中,对胃肠功能的危害最为明显,胃酸持续增高,引起胃粘膜和十二指肠粘膜糜烂。 (3)冠心病。长期、反复的消极情绪,在冠心病的发生中占有重要地位。情绪波动大、容易激动、争强好胜的人,易患冠心病。 (4)糖尿病。长期或过度的心理紧张,可使内分泌失调,胰腺分泌机能受到影响,从而导致血糖和尿糖水平增高,出现糖尿病。 (5)肿瘤。相当数量的癌症患者在病前都有较长时期的不良情绪刺激或者突然的重大心理打击。 如何维护正常的心理 维护好正常的心理健康,掌握必要的健康心理学知识,不但预防心理障碍与心理疾病,而且可以提高对社会生活的适应和改造能力,更能耐受挫折和逆境。甚至可以帮助人们事业的成功。 人们一直认为高智商等于高成就,因此都非常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 像信心、乐观、人际交往能力等这样一些非智力范畴的个人心理因素已经在美国企业界倍受重视。 如何维护正常的心理 确立大健康意识,并要有对自己健康负责的意识 。 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包括生活有规律,起居有常,科学用脑,睡眠充足,饮食合理,不暴饮暴食,保持一定的体重,劳逸结合,加强适合自己的锻炼、节制嗜烟、嗜酒等不良嗜好。 掌握一定的心理自我保健方法 心理自我保健方法 生活中的的确

文档评论(0)

gz2018g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