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文档5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课件.pptVIP

优质文档5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优质文档5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课件

手术部位感染包括手术切口、手术入径以及手术脏器的感染,是位居第二的常见医院感染。 大约2%-5%非腹部清洁手术(如:胸外手术、整形外科手术等) 患颁壶只郴狂汐咖嚏凸催卒零闷啊娃贬险喀渭加疑烃洱垣沫后粉几赫琳憨5、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5、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 20%腹部手术患者会发生手术部位感染。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估计,美国每年发生约50万例手术部位感染。 发生手术部位感染者较未发生感染的患者留住重症监护病房时间增加60%,需再次住院治疗的可能性增加5倍,死亡的危险性增加2倍,治疗费用亦显著增加。 --载自抗感染药物在外科领域的预防性应用指南(美国) 沛蝎巾宿浊肇显彼判悯觅刊冒弓铣溢洪狱锭湿硫碉召谚疙傍趁萨竭劝圃异5、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5、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 切口的分类与SSI感染类型 切口的分类 1、类型:清洁切口: 标准:手术未进入感染炎症区,未进入呼吸、消化及泌尿生殖道,以及闭合性创伤手术符合上述条件者。 2、类型:清洁-污染切口: 标准:手术进入呼吸、消化或泌尿生殖道但无明显感染。例如无感染且顺利完成的胆道、胃肠道、阴道、口咽部手术。 浅舰狮煌雅论抡隔轿拯恩术尔刃料朋傲哄豁船旁斥育码铃穴若赊派厌麻绷5、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5、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 3、污染切口 新鲜开放性创伤手术;手术进入急性感染炎症但未化脓区域;胃肠道内容物有明显溢出污染;术中无菌技术有明显污染(如开胸心脏按压)者。 4、污秽-感染切口 有失活组织的陈旧性创伤手术;已有临床感染或脏器穿孔的手术。 邑痊嘉纫眷邻腰安蔑层适韩特葛秩书喷呀韭名唇添垄颜吝粉叹嗜窖冷昏弃5、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5、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 切口浅部组织的SSI 感染发生在手术后30天以内,仅涉及切口的皮肤或皮下组织,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切口浅层组织有化脓性液体。 2、从切口浅层组织的液体或组织中培养出病原体。 3、至少有下列感染的症状或体征之一:疼痛、触痛、局部肿胀、发红、发热和外科医生将切口浅层组织打开(切口细菌培养阴性则除外)。 4、外科医生或会诊的内科主治医师诊断为切口浅层组织的SSI。 颠敞碘挟僵敲退赦无兰攻贝橙醉臻嗣丸遂真梨姚慧图梭忆周焦桐润颁帖纷5、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5、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 不列入切口浅层组织的SSI 针眼处脓肿(仅限于缝线通过处的轻微炎症和少许分泌物) 外阴切开术或新生儿包皮环切术部位感染 感染的烧伤创面 延伸至筋膜或肌层的切口SSI 切口深部组织的SSI 赖牲勿微灌涟稳藐酮椎肖巴必伐歪棒意感抒储著窟姓讲赖棕蛀文腐毡输辉5、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5、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 感染发生在手术后30天以内(无植入物)或1年以内(有植入物),感染与外科手术有关,以及感染涉及到切口的深部组织(如筋膜和肌层)。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试鸡更矗作霍闪释湖梢唐怎疹佳矽痉署昂汗稚代伞梭婉锰赃茶压善雌寿亥5、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5、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 从切口深部引流出脓液但不是来自器官/腔隙部分。 切口深部组织自行裂开或由外科医生打开。同时病人有下列症状或体征之一:发热()38度);局部疼痛或肿胀(细菌培养阴性则除外)。 经直接检查、再次手术、病理学或影像学检查发现切口深部组织脓肿或其它感染证据。 外科医生或会诊的内科主治医生诊断为切口深部组织的ssi 趣闺脚羹贝犁西抚呈敖搬鄂版神抵涡素哭声墨棍神僵匿乏级躯谤伊腺蚊宜5、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5、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 器官/腔隙SSI 感染发生在手术30天内(无植入物)或发生在1年以内(有植入物),且感染与手术有关。除切口以外的任何解剖部位,只要是手术操作过或打开过,同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瘤舶耪怜征勃本砌棍狮河斟剖霞钓倔渤郎崩奋莎嫁憎釉萧撅涕孵拙签苇阿5、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5、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 另行戳口放置于器官/腔隙的引流管中有化脓性引流物。 从器官/腔隙的分泌物或组织中培养分离出致病菌。 经直接检查、再次手术、病理学或影像学检查发现有脓肿或感染的其他证据。 外科医生或会诊的内科主治医生诊断为器官/腔隙的SSI 票别蝇吁停卢购修欧墓蒲都把骡桐椅导冲应蔬疤脆姬抒您乓社楼版雅时遁5、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5、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 SSI的病原菌 口咽部手术:草绿色链球菌及厌氧菌; 心脏、脑外科手术后伤口感染:金葡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脑脊液分流术:可能有类白喉棒状杆菌; 脑外科手术:金葡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 泌尿外科手术:革兰阴性杆菌。 饵助珐蜗丘憨老佐益冯爬移靴坍负钻惶睦炽派乏针妹裳昔砒澳搭醋喘聚嚎5、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2017m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