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油(气)岩石的相(效)渗透率与相对渗透率(相渗).ppt

储油(气)岩石的相(效)渗透率与相对渗透率(相渗).ppt

  1.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储油(气)岩石的相(效)渗透率与相对渗透率(相渗)

二相系统平均相渗曲线的求取方法 1、平均饱和度法 将不同岩心测得的相对渗透率曲线绘在同一座标纸上,采用连续固定油、水的相对渗透率值 【如kro=1.0,0.9,0.8,0.7,……;krw=o,0.05,0.1,0.2,………】 分别从各样品的相对渗透率曲线上读取相应的含水饱和度值,然后求取与各个固定相对渗透率值相对应的含水饱和度平均值,由此可以得到一条平均相对渗透率曲线来代表整个油藏的相渗曲线。 该方法简单易行,是目前国内外常用方法之一,但精度不高。 2、相关经验公式法 利用有代表性的相关经验公式,对每一块岩心的相对渗透率曲线进行回归,求出能反映曲线特征的相关参数,然后,对不同相对渗透率曲线的经验公式中的相关参数进行平均,从而得到该油藏具有代表性的相对渗透率曲线的经验公式及数据。 描述相对渗透率曲线的经验公式很多,实践证明,对于水湿储层,油水二相的相渗曲线的经验公式可表示为: 取对数 在双对数座标中成直线关系,经过回归后可分别求得二条直线的斜率m,n。用算术平均(或几何平均)分别求得m,n,Swc,Sor的平均值,分别代入左上角二个公式,即可获得油藏的相渗经验公式 三相系统相渗曲线的求取方法 与三相流动有关的实验问题很难解决,因此目前国内外主要采用Stone(1970,1973)提出并经后人修改的的数学模型进行计算。 水湿系统中,多数研究表明: 1、水的相对渗透率只与含水饱和度有关; 2、气的相对渗透率只与含气饱和度有关,因为气体表现为非润湿相; 3、油的相对渗透率与水、气二相的饱和度同时有关。 因此,Stone(1970,1973) 建立的主要是第三种情况下的相渗模型, 模型I、II中所用到的参数的说明 水为润湿相,油为非润湿相, 模型I、II中所用到的参数的说明 油为润湿相,气为非润湿相 水呈束缚水状态 §5 相对渗透率曲线的应用 一、确定油气水在储油层中的分布 A点以上油层只含束缚水,为产纯油的含油区;A—D点为油水共存的过渡带区,此区情况比较复杂,A—B为过渡带上部,尚可产无水石油(孔隙含水但不参与流动);B—C为油水同产区,C—D为产水区(孔隙串含油但不参与流动);D点为自由水面,其以下为1OO%含水,故为含水区。 理论依据 强调 1、油水过渡带是润湿相的水通过毛细管作用从油水界面处向上吸入的高度; 2、实际过渡带与理论过渡带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在最大的毛细管中同样存在毛细管作用力,在这一力作用下,在最大毛细管中存在一定的水柱高度,导致了实际油水界面与理论油水界面的差异。 二、利用相渗透率资料分析油井产水规律 在油水共产体系中,由达西定律可导出水的分流方程。即: 1、利用相渗透率资料分析油井(油田)的含水率 若水驱油在水平方向上进行,毛细管压力及重力可忽略不计,那么上面方程式可化简为: 由上式看出,产水率与M有关。对具体油层来说,油水粘度比大致已定,所以产水率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油水的有效渗透率之比,也即取决于油水的相对渗透率之比(Kro / Krw )。相对渗透率是饱和度的函数,所以产水率主要取决于油层含水饱和度的变化。 两相相对渗透率比值(Kro / Krw)与含水饱和度(Sw)在半对数坐标纸上作图,可得出如图11-16曲线。此曲线两端弯曲,中间是直线,这一直线段可用下式表示: 式中:a、b——为两个系数,它反映了岩性和流体性质的影响,为直线段的斜率和截距。如果把相对渗透率比值用饱和度函数表达,将该式代入前式则得: 从上两式中可以看出: 2、利用相渗透率资料分析油田的含水上升率 在油田开发中常把采出地质储量的1%时含水百分数的增长值称为含水上升率。其物理意义与上面的接近,它表示了水驱油效率、水淹体积、开采工艺等综合指标。它可由含水百分数与采出程度关系曲线逐点求斜率得到。 由于相对渗透率曲线是多相渗流的基础,因此是油田开发设计、动态分析、油藏数值模拟、水动力学计算的基础资料。 裂缝性油藏的含水率变化 * 储油(气)岩石的相(有效)渗透率与相对渗透率 §1 基本概念 一、相(有效)渗透率 相(有效)渗透率:当储油(气)岩中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互不相溶流体共同渗流时,岩石对其中某一相的渗透能力量度就称为该相的相渗透率(有效渗透率)。 多相流体在储油(气)岩中的渗流机制就是有关相(有效)与相对渗透率问题。由于多相流体是在高度分散的孔隙介质中渗流,因而相(有效)渗透率、相对渗透率与多孔介质的表面现象有着极密切的关系。显然许多问题必须依靠表面现象知识才能阐明。 本章主要介绍相(有效)渗透率与相对渗透率基本概念、二相和三相(有效)渗透率与相对渗透率、有关相(有效)渗透率与相对渗透率测定方法及其在石油勘探和油气田开发中的应用。 这时达西定律(微分公式

文档评论(0)

qiwqpu5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