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隧道施工阶段全风险评估
XX一二号隧道施工阶段
安全风险评估
编制:
审核:
批准:
二〇 年 月 日
目录
1.编制依据 - 1 -
1.1 业主制定的风险管理方针及策略。 - 1 -
1.2 相关的国家和行业标准、规范及规定。 - 1 -
1.3 隧道基础资料隧道设计文件 - 1 -
1.4 风险评估的阶段安排 - 1 -
目前我部仅进行施工阶段的风险评估。 - 1 -
2.工程概况 - 1 -
3.评估对象及目标 - 3 -
4.风险评估程序和评估方法 - 3 -
4.1 风险评估程序 - 3 -
4.2 风险评估方法 - 3 -
4.3 风险因素核对表 - 4 -
5.风险评估内容 - 6 -
5.1 风险评估范围 - 6 -
5.2 风险评估因素 - 6 -
5.3 风险评估内容 - 6 -
5.3.1风险评估分级 - 6 -
5.3.2风险评估记录 - 6 -
6.风险对策措施 - 7 -
6.1突水、突石 - 7 -
6.2掉块、坍塌冒顶 - 7 -
6.3边坡滑塌 - 8 -
7.风险评估结论 - 9 -
8 风险登记表 - 9 -
见附表8《风险登记表》。 - 9 -
XX一二号隧道施工阶段安全风险评估
1.编制依据
1.1 业主制定的风险管理方针及策略。
1.2 相关的国家和行业标准、规范及规定。
(1)《铁路隧道风险评估与管理暂行规定》(铁建设[2007]200号);
(2)《铁路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办法》(铁建设[2006]179号);
(3)《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2005);
(4)《铁路隧道施工规范》(TB10204-2002);
(5)《铁路隧道防排水技术规范》(TB10119-2000);
(6)《铁路隧道喷锚构筑法技术规范》(TB10108-2002);
(7)《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4-2009);
(8)《铁路工程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标准》(TB10503-2005);
(9)铁建设[2007]102号文《关于印发加强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工作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10)铁建设函[2007]1007号《关于进一步加强铁路隧道安全工作的通知》。
1.3 隧道基础资料隧道设计文件
1.4 风险评估的阶段安排
目前我部仅进行施工阶段的风险评估。
2.工程概况
XX一号隧道位于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境内,进出口均位于溪头镇,隧道全长268m,进口里程为DK260+049,出口里程为DK260+317,洞身与洞口工程明暗交界里程分别为DK260+300,斜切式洞门17m,洞身结构长251m,其中Ⅲ级75m,Ⅳ级136m,Ⅴ级40m。隧道位于剥蚀丘陵区,地势较陡峭,自然坡度约为30°~40°,高程200m~300m,地表植被茂密,多为灌木和松树,或辟为旱地。隧道进口表层为Qdl+el粉质粘土,褐黄色,硬塑,厚度约0.5m~1m。下伏∈3h灰岩,灰黑色,灰黄色,强~弱风化,中层厚状,岩层产状325°∠45°;隧道出口表层为Qdl+el粉质粘土,褐黄色,硬塑,厚度约0.5m~1m。下伏∈3h灰岩夹炭质板岩,灰黑色,强~弱风化,中层厚状,岩层产状325°∠45°。地下水主要为基岩裂隙水,不发育。隧址区地下水无化学侵蚀性;仅根据氯离子含量判定,无氯盐侵蚀性。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无不良地质。隧道设计为单洞双线隧道,隧道内设置人字坡,边坡点里程为DK260+100,坡度由5.7‰变为-5.7‰。整个隧道按照新奥法设计、施工,初期支护采用锚、喷、网和格栅拱架,根据不同的围岩情况采用不同的组合,二次衬砌采用耐久性抗腐蚀砼,防水等级为一级。本隧道需要过梁,隧道断面增加40cm。
XX二号隧道位于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境内,进出口均位于溪头镇,隧道全长562m,进口里程为DK260+357,出口里程为DK260+919,洞身与洞口工程明暗交界里程进口为DK260+374,出口为DK260+902,进出口均为17m斜切式洞门,洞身结构长499m,明洞29m,其中Ⅲ级85m,Ⅳ级175m,Ⅴ级239m。隧道位于剥蚀丘陵区,地势较陡峭,自然坡度约为30°~40°,高程200m~300m,地表植被茂密,多为灌木和松树,或辟为旱地。隧道进口表层为Qdl+el粉质粘土,褐黄色,硬塑,厚度约0.5m~1m。下伏∈3h灰岩,灰黑色,灰黄色,强~弱风化,中层厚状,岩层产状325°∠45°;隧道出口表层为Qdl+el粉质粘土,褐黄色,硬塑,厚度约0.5m~1m。下伏∈3h灰岩夹炭质板岩,灰黑色,强~弱风化,中层厚状,岩层产状325°∠45°。地下水主要为基岩裂隙水,不发育。隧址区地下水无化学侵蚀性;仅根据氯离子含量判定,无氯盐侵蚀性。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0.05g,地震动反应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