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学改写历史美华文学研究跨国议程
文学改写历史美华文学研究跨国议程
[摘 要] 华语写成的早期美华文学代表作已列入美国文学经典,但在当代美国,排华主义话语系统依旧存在,美华文学研究者、美华史学家仍在为消除对美国华人的种族文化成见而努力。对于当代中国而言,美国排华主义传统不仅直接牵涉着美国对华政策,且经由美国大众文化的全球化而对中国民众构成着潜移默化的观念影响。以解构美国排华主义为问题意识的美华文学研究由此包含了重构中美文化关系、推出中国正面形象的跨国议程。
[关键词] 美华文学;排华史;中国形象
【中图分类号】 I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244(2013)02-005-4
一、“语言的铁幕”:美华文史研究的话语困境
对华人文学、华文文学的描述与定义向来众说纷纭,许多学者都谈到华人作家在“海外”的文学书写状态的复杂性与独特性。如将这个问题放在当代“后全球化”的时代语境中加以观照,则目前学界所给出的概念之“混乱”,所探讨的文化属性之“混杂”,都是学界对时代进程与历史发展所持的命题角度与认知现状的客观体现。
中文系对美华文学的研究长期以来集中在现当代的几位成名作家,对早期文学以文学史式的概论居多。而在论及早期美华文学的创作状态时,不少学者都曾提到,早期美国华人移民基本为贫苦农民,文化素质不高,且其赴美只是为了谋生,缺乏从事文学创作的文字水平及外部条件:“早年赴美的华工,都是迫于生计前往从事繁重危险的劳动,他们文化水平低下,目不识丁,生活艰苦。”“尽管华工以自己的生命血汗构筑了美国建国时期经济的辉煌,但华工的文化修养和他们乡野生活的环境,使他们未能留下自己异域艰难生涯的文学写照。”此类描述性文字反映了当代国内学界对早期美国华人文学、美国华人社会的总体印象或曰直觉判断。
在对早期美华文学的“文学性”有所保留的同时,国内学者充分肯定其“记录历史”的价值。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国内学界对这一价值的肯定却恰恰体现出一种“不问历史”的观念倾向。中美史学界的美华移民史、美国排华史一向都在强调,关于早期美国华人移民“没有文化”、???目不识丁”、仅有“口头文学”的说法并不符合历史事实,此类说法乃是19世纪中期以来在美国长久存在的排华言论,亦是早期华人移民在政治上无权入籍为美国公民、在经济上“破坏美国秩序”、在文化上“与美国为敌”,全体被宣布为毫无积极价值的排华逻辑论证中的基础环节。早期美华文学研究与历史研究的认知抵牾,从另一角度揭示了形式主义批评之于美华文学的有限性,以及文学与“历史真相”的吊诡纠缠。
而就美华文学、史学研究所实际产生的社会影响力而言,历史学者的刻意追求与文学批评的无心忽视又颇为“殊途同归”。直到目前为止,“令美国华人的真实历史更加为人所知”仍然是中美史学家致力追求的目标。在《美国百年排华内幕》(1998)中,张庆松特意指出,美国当代华裔青少年仍对祖辈持有相当消极的刻板印象:“华人就像砧板上的鸭子。当黑人受到歧视时,他们会进行反抗……当华人被迫害时,他们只会坐困愁城,寄希望于下一次能有较好的命运,而不是起而抗争。”针对此类的自我否定,张氏发掘了大量司法案例,以呈现当年华人运用美国法律反抗排华势力压迫的人物与事件,论证早期美国华人不屈不挠、勇于抗争的一面,力求正面推出华人的“英雄形象”。不过耐人寻味的是,直到2007年,普法利泽的《排华:被忘却的驱逐华人移民的战争》(Driven Out: the Forgotten War against Chinese Americans)仍煞费笔力强调早期华人移民“勇于斗争”的一面。此书对19世纪美国西部各城市排华事件的考据更加细致,描写更为动情,但书中的早期美国华人形象依然面目模糊、轮廓无力:既存的史料图片、数据、文献长于记录“美国”的排华暴行,却不能有效地揭示“华人”这一行动主体、历史主角的精神风貌与感性状态。如何克服“华人主角”在美国历史叙事中的缺位问题,仍是历史学家着意探索的难题。
而在当代中国的公众常识中,早期美国华人的经历则是一种遥远而模糊的“秘辛”,当代中国公众对美华“老移民”的印象与美国公众所见其实类似,即他们是消极被动的受害者,无辜的替罪羊,任人宰割的沉默的“一群”。在“落后就要挨打”这一历史结论的统摄下,早期美华移民的遭遇被视为近代中国国际处境的缩影,是历史的一种必然。当前国内华文文学研究界对早期美华文学“贫弱”的基本评价,便与这一观念现状有着隐含的因果关联。
“历史”无法澄清,乃是既存特定话语系统与文化价值体系运作宰制的结果。产生于美国当代文化语境的美华历史叙事必然受制于美国的种族文化现状与公众当前的基本认知水平。重写美华史的最大特殊性在于,公众一方面普遍缺乏对美国华人的切实了解,另一方面,华人刻板印象在美国的大众文化产品中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提升预防检察建议采纳效果思考.doc
- 提升绿化工程施工中大树移栽成活率有效措施.doc
- 提升连锁超市核心竞争力途径.doc
- 提升高校女生体育锻炼能力对策研究.doc
- 提肛运动改善重度痔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后肛门坠胀研究.doc
- 提高10KV馈路电压合格率措施与对策.doc
- 提问策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分析.doc
- 提高Lipofectamine2000对PC12细胞转染效率研究.doc
- 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实效性探索.doc
- 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对居民消费影响实证研究.doc
- 强化训练鲁教版(五四制)7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卷附完整答案详解【各地真题】.docx
- 预防狂犬病安全宣传教育.pptx
- 强化训练鲁教版(五四制)6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题(夺冠)附答案详解.docx
- 强化训练鲁教版(五四制)7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详解(达标题).docx
- 强化训练鲁教版(五四制)6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题精编附答案详解.docx
- 耳鼻咽喉科(医学高级)《鼻及鼻腔的恶性肿瘤微信做题》模拟练习卷.doc
- 强化训练鲁教版(五四制)6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题附参考答案详解(综合题).docx
- 耳鼻咽喉科(医学高级)《鼻及鼻腔的恶性肿瘤微信做题》模拟练习卷_0.doc
- 强化训练鲁教版(五四制)6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题附完整答案详解【典优】.docx
- 医学类课本系统讲解.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