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精要解与企业操作实务
石先广律师简介 劳动法专家,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现执业于上海同建律师事务所,上海市律师协会劳动关系委员会委员。已在法律出版社、中国法制出版社、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劳动合同法深度释解与企业应对》、《劳动法律问题与实务操作》、《劳动合同法下的企业规章制度制定与风险防范》、《新法下的企业劳动争议风险预防与应对》等劳动法专著近10部,已在上海、江苏、浙江、北京、深圳、山东、江西、安徽、四川、辽宁等省市为企业讲授劳动用工管理课程近100场,已培训企业近10000家。 课程内容 《实施条例》整体概览 《实施条例》遗留的问题 《实施条例》精要解析与实务操作 带薪年休假最新规定与企业操作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的新规定 新法下的HR工作要求及劳动争议预防 一、《实施条例》整体概览 有松有紧,宽严并济 亮点与盲点并存 具体性与原则性并存 二、《实施条例》遗留的问题(一) 无固定期限合同成立条件中的“连续工作满十年”、 “连续续订两次固定期限合同”中,中断多长时间算是不连续? “连续订立两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中的“两次”如何理解? 变更期限算不算订一次合同? 劳务派遣公司与劳动者之间是否要受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成立条件限制? 新法施之前的劳动合同中有违约金条款,劳动合同法实施后是否有效? 规章制度制定过程中职工代表如何确定? 二、 《实施条例》遗留的问题(二) 规章制度制定过程中用人单位与工会或职工代表无法达成一致意见怎么办? “未依法缴纳社会保险”怎么理解? “专项培训费用”和“专业技术培训”如何界定? 劳务派遣的“临时性”、“辅助性”、“替代性”岗位怎么界定? 特殊人员(实习大学生、退休人员、内退人员等)就业与单位的关系如何定性? 三、实施条例精要解析与实务操作 用人单位范围的扩展 分支机构的劳动合同签订权 不签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 职工名册的构建 试用期员工管理 服务期员工管理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管理 劳动合同终止的新规定 劳动合同解除 代通知金、经济补偿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 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与赔偿金的关系 解除、终止劳动合同证明 异地用工标准的确定 劳务派遣的新规定 (一)用人单位范围的扩展 《劳动合同法》关于适用范围的规定 1、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 2、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 3、事业单位与实行聘用制的工作人员,国务院没有特别规定的 《实施条例》关于适用范围的扩展 第3条 依法成立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合伙组织和基金会,属于劳动合同法规定的用人单位。? (二)分支机构的劳动合同签订权 第4条 劳动合同法规定的用人单位设立的分支机构,依法取得营业执照或者登记证书的,可以作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未依法取得营业执照或者登记证书的,受用人单位委托可以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 两类分支机构均可以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签订合同的性质是否一样? 讨论 办事处可以单独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吗? 未取得营业执照也未取得单位授权的分支机构以单位名义与员工签订的劳动合同效力如何? 子公司可以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吗? 分支机构可否作为当事人参加仲裁、诉讼活动? 分支机构可签订劳动合同,能否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子公司、分公司相关法律规定 《公司法》第14条:公司可以设立分公司。设立分公司,应当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登记,领取营业执照。分公司不具有法人资格,其民事责任由公司承担。 公司可以设立子公司,子公司具有法人资格,依法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民诉法司法解释》:依法设立并能领取营业执照的分支机构,可以作为当事人参加诉讼活动;非依法设立的分支机构,或者虽依法设立,但没有领取营业执照的分支机构,以设立该分支机构的法人为当事人。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第78条规定:被执行人为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不能清偿债务时,可以裁定企业法人为被执行人。企业法人直接经营管理的财产仍不能清偿债务的,人民法院可以裁定执行该企业法人其他分支机构的财产。 (三)不签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 《劳动合同法》关于劳动合同的精神 用人单位不签劳动合同的责任 劳动者不签劳动合同的责任 避免事实劳动关系出现的措施 1、劳动合同法关于劳动合同的精神 用工即应签订劳动合同。 书面劳动合同是劳动合同唯一合法形式。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给一个月的过渡期(宽限期)。 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义务主要由用人单位承担,否则,要承担不利经济后果和法律责任。 2、单位不签劳动合同的责任 《实施条例》第6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1个月不满1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水利水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监控系统).pdf
- 2024年铜杆行业商业计划书.docx
- 【技能大赛】《食品安全与质量检测》赛项食品理化分析技能测试赛题.docx
- 2025年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带答案.docx VIP
- “三农”短视频青年用户乡村印象形成研究.pdf
- 2024年-2025年司法考试真题及复习资料解析.pdf VIP
- 高血压的管理与护理PPT.pptx VIP
- 2016款东风本田艾力绅ELYSION_汽车使用手册用户操作图解驾驶指南车主车辆说明书电子版.pdf
- 短视频运营实务教学课件.pptx
- nvidiasmbus邮箱接口smbpbi芯片手册dg 06034 v03.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