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小儿腹泻 昆明医学院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6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儿腹泻 昆明医学院课件

小 儿 腹 泻 Infantile diarrhea 概 述 小儿腹泻或称腹泻病,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儿科常见病,是一组消化道综合征,是儿童时期发病最高的疾病之一,多见于 6月~ 2岁婴幼儿 据WHO统计:全世界每年有10亿人患腹泻病,其中5亿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导致每年有500万小儿死亡,5岁以下儿童约有320万。所以,每年的发病率极 高,农村高于城市。为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对儿童健康的危害较大,也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及死亡的常见主要原因 (一)易感因素   1、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  胃酸和消化酶分泌极少,对食物的适应能力差 量 种类 水 调节 3、人工喂养儿易感染 因为 母乳中含有大量抗肠道感染的 有效成份,如sIgA、乳铁蛋白、 巨噬细胞等 家畜乳中上述成份较少且加热 时被破坏 食物易污染 (二)感染因素 1、病毒   轮状病毒 肠道病毒 诺沃克病毒 杯状病毒 2、细菌感染 (1)致腹泻大肠杆菌 依不同致病的毒性和发病机制分为: a、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 b、产毒性大肠杆菌(ETEC) c、侵袭性大肠杆菌(EIEC) d、出血性大肠杆菌(EGEC) e、粘附-集聚性大肠杆菌(EAEC) Enterotoxigenic Organisms 3、真菌 念珠菌、曲菌、毛霉菌,小儿以 白色念珠菌感染多见 4、寄生虫 蓝氏贾第鞭毛虫、阿米巴原虫、 隐孢子虫 二、发病机制 依发病机制分为4种类型腹泻 分 泌 性:肠腔内电解质分泌过多 渗 出 性:炎症所致大量液体渗出 渗 透 性:肠腔具有大量不能吸收 而具有渗透活性的物质 肠功能异常:肠道运动异常 (一)感染性腹泻 1、细菌性肠炎  引起肠道感染的病原菌不同,发病机制 亦不同 ⑴、肠毒素性肠炎   各种产生肠毒素的细菌侵入肠道后,一般 在肠腔内繁殖,粘附在肠上皮细胞刷状缘, 不侵入肠粘膜,产生肠毒素,引起下列反 应导致——分泌性腹泻 Pathogenesis of Secretory Diarrhea 肠毒素性肠炎发病机理 产肠毒素细菌粘附在肠粘膜 侵袭性肠炎发病机理 侵袭性细菌直接侵入肠壁 Morphology of Intestinal Mucosa The small intestinal mucosa comprises 2 main structures: Villi: Covered mainly (90%) by tall columnar absorptive cells (enterocytes) having a microvillar brush border, and Goblet cells Crypts of Lieberkuhn: Covered mainly by short columnar secretory cells without brush border Pathogenesis of Rotavirus Diarrhea 病毒性肠炎发病机制 病毒入侵小肠绒毛上皮细胞上复制 (一)、急性腹泻的共同特点 1、轻型 原因:常由饮食因素和肠道外感染引起 特点:以胃肠道症状为主,食欲不振、 呕吐、大便次数增加及性状改变, 但每次大便量不多,黄色或黄绿 色,无脱水及全身中毒症状 起病可急可缓 (1)胃肠道症状 食欲低下、呕吐,频繁腹泻,大便每日十余次至数十次,黄色水样或蛋花样,含有

文档评论(0)

a888118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