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但是,其过程中,实在需要婴儿口部和食道各组肌肉的精7
編者按:嬰兒進食,吃奶,好像是最自然不過的生理情況。但是,其過程中,實在需要嬰兒口部和食道各組肌肉的精密協調,也需要媽媽及嬰兒的積極參與。 職業治療師梁婉珊小姐在以下的幻燈片會向你詳細介紹嬰兒進食,吃奶的情況。對遇到嬰兒吃奶有困難的父母,提供了深入、易懂的繕釋。 嬰兒進食 梁婉珊小姐 (職業治療師) 美術及編輯:黃敏儀醫生 吸啜,呼吸及吞嚥是初生嬰兒應有的進食本能, 透過這三方面互相的協調, 嬰兒便能有效地用口吸取所需的營養; 所以對嬰兒來說,具備協調性的吸啜, 呼吸和吞嚥是非常重要的。 第一節:吸啜與吞嚥 (一) 吸啜的發展及過程 吸啜不但能安撫嬰兒不穩定的情緒,而且更能吸取所需的營養。 胎兒在母體內成長至15-18週便開始有吸啜的跡象; 當他們生長到27-28週,一些欠缺規律及不成熟的吸啜節奏和動作亦能偶然間觀察得到; 到了32週,那不規律的吸啜節奏漸趨規律化; 到34-35週,胎兒的吸啜節奏就發展得較為穩定,他們更能用這吸啜動作去吸取母體內的胎水呢! 當奶咀被放在嬰兒舌面後,其下顎會向上合,把奶咀咬緊, 舌頭會向上壓向硬顎,正面壓力(positive pressure)便產生,並把奶咀內的食物壓出來 嬰兒會用口唇把奶咀合緊保持密封的口腔, 其下顎會向下移增加口腔內的空間, 負面壓力(negative pressure)就在這密封的口腔內產生,食物就在這壓力的改變下從正面(即奶瓶)流向負面(即口腔)的方向 總括而言,在整個吸啜過程中,嬰兒面頰的吸脂體和舌頭中央溝(central groove)會把奶咀穩固於口中, 口唇緊貼奶咀,下顎向上下移動把口腔內的空間及壓力改變, 同時舌頭會分別向前、後收縮擴張,務求把吸出的食物帶入咽部。 (二) 吞嚥的發展及過程 胎兒的吞嚥系統在12-14週便開始發展,他們能吞下母體內的胎水。 足月的胎兒在母體內每天能吞下一半的胎水; 所以懷孕期的婦女若發覺胎水特別多,其胎兒可能有吞嚥困難。 鼻、口、咽、喉及食道在整個吞嚥過程中是不可缺一的結構。 空氣與食物分別透過鼻和口腔進入咽,前者經喉進入肺,後者則經食道進入胃。 正常的吞嚥過程可分為以下三個階段: 口部準備階段 食物被放入口腔後,唇及顎需合緊,防止食物流出,舌頭及面肌需互相配合,把食物形成黏性的團塊(cohesive bolus), 舌頭會不斷向前及後收縮擴張,把團塊從口腔的前端推至咽門弓(uvula)。 口肌的協調受制於腦神經(Cranial Nerve)的指示: 三叉神經(Trigeminal Nerve)控制上、 下顎及咀嚼的功能, 舌下神經(Hypoglossal Nerve)負 責舌頭的控制。 (2) 咽的階段 團塊從口腔推至咽門弓時,吞嚥反射便會啟動, 軟顎會向咽牆反起,把鼻腔封蓋;會厭(epiglottis)反下,緊貼著正在上升的氣管,防止食物流入鼻腔及氣管。 舌頭與咽肌會不斷收縮及放鬆,把團塊從咽推至食道。 整個吞嚥過程歷時少於或相等於一秒, 在這階段腦神經包括: 舌咽神經(Glossopharyngeal Nerve) 迷走神經(Vagus Nerve)和副神經 (Accessory Nerve)負責控制咽、喉 及食道之間的協調。 (3) 食管階段 上、下食道肌需互相收縮、擴張,以蠕動方式把團塊沿著食道推進入胃。 迷走神經(Vagus Nerve)主 要控制食道肌的協調性。 第二節 : 吸啜、吞嚥與呼吸的關係 (一) 吸啜與吞嚥 嬰兒吸啜假奶咀時,他們所吸出的全是其口腔內的分泌物, 由於每次所吸出的分泌物份量較少,這往往較難刺激吞嚥感應,引發吞嚥反射; 所以嬰兒吸啜假奶咀時,那吸啜與吞嚥的比率會較高,通常為6-8:1;即他們須連續吸啜6-8次才能積聚足夠的口腔分泌引發1次的吞嚥。 但在吸啜奶瓶時,若嬰兒每吸一口食物,其份量能足夠引發吞嚥反射的話,那吸啜與吞嚥比率通常為1:1。 因此,嬰兒吞嚥反射的引發往往受制於被吸出及積聚在口中液體的份量。 (二) 吞嚥與呼吸 在成人的吞嚥過程中,為防止食物流進氣管,其呼吸機能必被抑壓(即呼吸會稍停一會); 當食物被推進入食道後,呼吸便會再次產生;這現象亦發生於初生嬰兒的吞嚥過程中。 可是有些學者指出,初生嬰兒吞嚥時,其呼吸機能是同時進行的; 他們的呼吸速度會較平時慢,呼氣階段則較吸氣階段為長; 就以上兩者不同的說法,初生嬰兒的吞嚥與呼吸協調還未取得一致的結綸呢! (三) 吸啜與呼吸 若嬰兒的呼吸欠缺規律,其吸啜的連貫性便受影響; 間歇性的吸啜節奏(即吸啜間的停頓)便會出現,讓嬰兒得到較多的呼吸時間及機會,增加呼吸的協調性,減少缺氧的情況。 能清楚了解嬰兒的進食情況, 各照顧者或初為人父母的你便能安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