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银杏叶发酵与未发酵提取物抑菌活性研究.docVIP

银杏叶发酵与未发酵提取物抑菌活性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银杏叶发酵与未发酵提取物抑菌活性研究

银杏叶发酵与未发酵提取物抑菌活性研究   [摘要] 目的 对比银杏叶发酵与未发酵萃取物提取物的抑菌活性。 方法 利用冠突散囊菌在银杏叶培养基中发酵培养,将得到的发酵液以及未发酵的银杏叶水提物依次进行石油醚、乙酸乙酯的萃取,选取各部位提取物进行对指示菌种(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蜡样芽孢杆菌)进行药敏纸片法抑菌试验。选取未发酵部分乙酸乙酯提取物进行最小抑菌浓度的测定。 结果 银杏叶未发酵乙酸乙酯提取物对供试菌的抑制作用较显著,而且抑菌活性与样品浓度不成正相关。未发酵乙酸乙酯提取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2.5、2.5、5.0、10.0 g/mL。 结论 银杏叶发酵与未发酵的乙酸乙酯提取物对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孢杆菌和大肠杆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未发酵作用较明显。石油醚提取物在发酵前后抑菌活性变化不大。说明银杏叶中主要的抑菌成分存在于乙酸乙酯极性段,发酵过程中,由于微生物转化,造成银杏叶中抑菌活性成分减少。   [关键词] 银杏叶;冠突散囊菌;发酵;抑菌;乙酸乙酯提取物   [中图分类号] R2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12(b)-0130-04   冠突散囊菌,又称“金花”菌,是茯砖茶的优势菌种。茯砖茶通过冠突散囊菌的代谢等作用,茶叶发生深度的良性生理生化变化,滋味更醇厚,茶香更纯正。同时在“金花”菌的作用下,茯砖茶具有消食健胃以及降脂的功效[1-2]。   银杏又名白果,属我国特产植物资源,其产量占世界总量的70%以上。银杏和银杏叶的提取物(Ginkgo biloba extract,GBE)因含有黄酮类、内酯类、酚类等多种活性成分而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GBE的抑菌活性与其含有的黄酮类的活性成分有关[3]。武雪芬等[4]通过实验发现植物浓缩液乙酸乙酯层含有大量的黄酮类成分,因此本实验通过与石油醚提取物的对比,考察发酵与未发酵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抑菌活性。   1 仪器与试药   1.1 药材   银杏叶Ginkgo biloba采于2012年10月清华大学校园,50℃烘干,至干燥通风处保存。   1.2 试剂、菌株及设备   马铃薯琼脂培养基(PDA)(北京奥博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琼脂(北京拜尔迪生物有限公司);酵母膏、牛肉膏(北京奥博星生物有限公司);链霉素(意大利Inalco公司);二甲基亚砜(DMSO)(北京Biodee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冠突散囊菌(eurotium cristatum)、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购自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CGMCC),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购自北京化工厂。   FW100型粉碎机(天津市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旋蒸仪(日本EYELA公司);SVE-4A1型垂直流超净工作台(新加坡ESCO公司);AL204-IC型电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仪器(上海)有限公司);THZ-D型台式恒温振荡器(苏州培英实验设备有限公司);SHZ-CB型循环水式真空泵(巩义市英峪予华仪器厂);pH计(梅特勒-托利多仪器(上海)有限公司);恒温培养箱(德国MMM Incucell系列);微量移液器(美国Thermo公司)。   2 方法与结果   2.1 冠突散囊菌悬液的制备   在PDA平板培养基上培养冠突散囊菌,待4 d后平板长满菌落,在无菌条件下,加无菌水5 mL于平板上,用接种环将黄色闭囊壳刮下,悬浮于无菌水中,再将悬浮液倒入带有玻璃珠和95 mL的三角瓶内,150 r/min振摇20 min,制成均匀的孢子悬液。调整孢子浓度为5.0×108~6.0×108 cfu/mL。   2.2 银杏叶培养基的制备   参照GB8305-87茶水浸出物标准[5],将银杏叶打成细粉,过60目筛。称取8.0 g银杏叶粉末试样于1 L沸蒸馏水中,浸提45 min(每隔10 min摇动1次),立即减压过滤,残渣用少量蒸馏水洗2~3次,合并滤液于2 L容量瓶,冷却后用蒸馏水定容至刻度。以邓放明[6]筛选的最优培养基配方作为参考,确定培养基成分为:含0.8%(m:V)银杏叶的浸提液加6%(m∶V)的蔗糖,pH=5.5。配制好的培养基在121℃下高压蒸汽灭菌20 min。   2.3 接种与发酵培养   将制备好的孢子悬液在无菌条件下接种到培养基中,使得接种量为5%(V∶V)。以邓放明[6]筛选的最优培养基配方作为参考,发酵条件为30℃,120 r/min条件下培养7 d。   2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