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长期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在血液透析患者中临床应用研究
长期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在血液透析患者中临床应用研究
【摘要】 目的:观察长期留置中心静脉导管(TCC)在血液透析中的可行性。方法:30例无法建立血管内瘘的患者,采用Permcath双腔导管作右侧颈内静脉内置入。结果:30例均一次性置管成功,期间发生血栓形成或血流不畅2例,感染2例,出血2例,经处理后消失。除4例死亡外(非导管因素),其余均在继续透析中,血流量在200~300 mL/min之间。透析充分性与动静脉内瘘(AVF)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CC长期导管安全性能高,能满足临床透析需要,为维持性透析患者建立血管通路的极好补充形式。
【关键词】 血液透析; 导管留置; 透析充分性
关于长期双腔留置导管最早的报道是Schwab等[1]在1988年发表的,此后这一技术在临床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为保证血液透析顺利的进行,本研究采用放置长期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建立血管通路,用于多种原因不适宜建立动静脉内瘘的患者,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选标准:(1)年龄大(70岁);(2)周围血管条件差,不能行自体血管造瘘;(3)多次造瘘使用年限长,内瘘闭塞不能再造瘘者;(4)严重心功能不全,不能行内瘘手术者。本文选取2011年9月-2013年6月行长期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置放患者30例,其中男12例,女18例,年龄38~84岁,平均59岁。原发基础疾病为慢性肾炎16例,高血压肾病6例,糖尿病肾病5例,痛风、肾病综合征、肾结石各1例,其中伴有心功能不全18例。并随机各抽取10例置管患者与动静脉内瘘患者。
1.2 置管方法 所有患者均选择右侧颈内静脉及Permcath双腔导管(美国Quinton泰科公司),置管在介入室施行。采用撕脱鞘型扩张导管置管法:待局麻生效后,用左手向内推开颈动脉,右手持穿刺针向右乳头方向缓慢进针。边进针边回抽,刺入静脉见回血后,固定穿刺针,置入导丝。以扩张器扩张皮肤,置入可撕脱性静脉鞘,沿鞘壁向外作一长约1~1.5 cm皮下横切口。以右锁骨中线外下2 cm处切开皮肤,导管引入钢丝从切口处皮肤下隧道进入右颈内静脉穿刺处。导管边进入撕脱鞘管内,边进导管边撕脱静脉鞘。在C臂机导引下??导管置入右心房入口0.3~0.5 cm。以肝素钠导管封管,用皮针和缝合线将硅胶翼与皮肤缝合固定,经络合碘消毒后用辅料覆盖包扎。
1.3 透析使用及观察 透析一般选在置管术后第2天进行,置管后24 h进行透析可减少导管隧道出血的发生。血流量达200~300 mL/min。透析时观察血流通畅程度、血流量、静脉压和透析过程中有无寒战、发热及局部有无血肿、渗血、感染等,将随机抽取的20例患者进行透析充分性的对比。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2.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见表1。
3 讨论
3.1 置管技巧 放置长期导管有一定的难度,且风险较高,本文作者体会到做到以下九点,可有效防止并发症的发生:(1)术前予彩超评估颈内静脉是否存在变异、狭窄、畸形,特别是既往有颈内临时导管置入史患者;(2)做好体表标记,选好导管出口位置,避免导管放置过浅或过深;(3)穿刺针插入颈内静脉后可将其针尖斜面及导引钢丝“J”形弯曲的头部转向胸骨方向,可避免导引钢丝及导管误入锁骨下静脉[2];(4)配合默契:撕鞘和放置导管同时进行时,应顶住导管鞘口,边撕边进,防止大出血的发生(带回止瓣的导管避免了这一情况的出现);(5)撕脱型扩张管不宜过深,以免损伤血管和发生心律失常;(6)扩张充分:扩张皮肤全层和皮下组织,并扩张至颈内静脉;(7)将皮下隧道针弯成所需弧度进针,且不宜过锐,应尽量与颈内静脉交角大些,防止导管扭曲;(8)导管内口最好置于右心房入口0.3~0.5 cm,能有效防止导管贴壁,而出现引血困难;(9)涤纶套放置在皮下出口2~3 cm处,过短难与周围组织黏连,涤纶套易脱出。
3.2 并发症处理 长期导管的主要并发症为感染、血栓和纤维鞘形成[3]。其一,血栓和纤维蛋白鞘是病原体良好的培养基,其二,由此导致的血流量不足造成医护人员接管路时反复操作,增加了感染地机率[4]。本研究未见纤维鞘形成。
3.2.1 感染 感染是导致长期导管退出观察的最常见原因之一。其重在预防,因此,操作者装卸接头时要无菌操作,且动作宜快,为避免空气污染而感染,透析前后严格消毒导管动静脉接头及周围皮肤。透析后用40 mL生理盐水冲净导管,再用肝素封管,可减少导管内血栓的发生,降低感染发生率[5]。当怀疑隧道口感染时,局部应用莫匹罗星软膏;当导管内发生感染时,早期表现为透析治疗1~2 h出现寒战、发热等全身感染症状,此时应立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第十课 养成遵纪守法好习惯(实用课件)-【中职专用】中职思想政治《职业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精品实用课件+教案(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pptx
- 观察案例小班午睡记录与分析.docx VIP
- 最新高考英语3500单词快速记忆法(联想记忆).doc
- 2022年人教版中考生物复习知识点思维导图 主题三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ppt VIP
- 筝韵系京腔,古乐传今声——筝曲《夜深沉》《戏韵》探析.pdf
- 个人血糖监测记录表.docx VIP
- 初中英语课堂活动设计与实施计划.docx VIP
- 教育学 (王道俊 郭文安) (Z-Library)_4.pdf VIP
- 创新管理(浙江大学)中国大学MOOC 慕课章节测验及期末考试客观题答案.docx
-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英语课堂活动设计分析.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