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陈玉国急速运转15年.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陈玉国急速运转15年

陈玉国急速运转15年   每一天,急诊医护人员都是在刀尖上行走,快速判断病情,快速抢救,每个急诊医生都有一条黄金准则,那就是“先救命,后治病”。   时而面临着病人的喘息、家属的哭喊和救护车的呼啸,时而静静地观察着呼吸机心电仪运转,在生死交汇的急诊科,救护车、心电图,生死之间、争分夺秒……急诊医生,被称为“和死神面对面的人”,是医界的“特种兵”。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和死神面对的特种兵”的带头人就是陈玉国。   医者的“德”“艺”天平   认识陈玉国的人,都会用一个字来形容他:“忙”。   教学、科研、管理等等且不说,仅仅是在医疗方面,他每天就要完成数台手术,吃饭时间被最大程度的压缩,夜间还时常一两次、甚至三次赶到导管室完成急诊介入手术抢救危重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几乎彻夜不眠,然而,第二天他仍然精神饱满的继续工作,完成科室查房、手术、专家门诊、会诊、管理、教学、科研等日间工作。在别人眼里他的走路方式就是“跑”,他的同事、学生们说,我们都常常得小跑着才能跟上他走路的速度。他语速极快,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在他的学生们和科室同事们眼里,他似乎永远不知疲惫,半夜了还会打电话和学生商量某个教学课件、科研课题的设计、修改和实施细节等。   二十世纪末,急诊医学在中国、乃至在国际上才刚刚起步,很长一段时期都没有得到重视,与内外妇儿等传统的医学专业比较,根基浅,地位低,缺乏专业医生,往往是其他各个专业医生临时轮转。又由于环境较差,脏、乱,急诊病人家属因病情痛苦而着急、发火甚至打架,所有医护人员都压力巨大,没几个人愿意终生从事这个专业,往往是新入院的年轻医生经过几年专科训练后再被派来急诊锻炼几年。然而,急诊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尤其是生命安全息息相关。当1998年那个冬天,陈玉国下定决心来到急诊科时,急诊科除科主任外没有一名固定编制医生,只有门诊、抢救室和留观室,地方狭小。从那时起,他就勇敢地挑起了齐鲁医院急诊医学建设的重担,他的生活急速运转起来。这一转就是15年。   15年里,齐鲁医院急诊科发生了巨大变化。陈玉国在急诊科几乎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大力推动学科建设,实现了医教研全面发展。   美剧《急诊室的故事》中,乔治?克鲁尼饰演的医生风度翩翩,回眸一笑可瞬间让病人充满希望。但是现实中的大多数情况下,急诊科医生工作节奏注定他们无法如此淡定自若,在生死考验中,很多时候步步惊心。   作为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副院长、急诊科主任,陈玉国似乎早已适应了这种快节奏的生活并处置的游刃有余,满满的日程表并不杂乱:哪个时间段该干什么、怎样处理突如其来的急诊病人……   陈玉国的世界几乎每天都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急诊科的这座四层楼上展开,每天他都要从楼上到楼下反复小跑“折腾”多次,他却笑着称之为锻炼身体的最好方式。   在急诊科,收治的都是需要急救的病人,陈玉国都用自己的高超的医术和仁慈的爱心带领同事们对每一位患者进行救助,每晚,不管白天多忙多累,他都要去急诊门诊和病房转转、看看,即使身在外地也会打电话给科里,随时发现问题、了解情况,改善急诊服务。每天有很多人从这里健康地走出,也有生命在这里画上句号,但是弥漫在急诊室里的温暖感人的空气,却一直没有变过。   1982年,18岁的陈玉国考入医学院,之所以当初选择了学医这条道路,出身济宁农村的陈玉国深有感触。“那个年代缺医少药,村里人得病都要到镇上去找医生,而且当时乡镇医生的素质也不敢保证,很多人因此得不到有效的救治从而留下后遗症,非常遗憾。”另一方面,“我的性格适合做医生,喜欢和人沟通,和人聊得起来,能够服务病人。”   1990年,陈玉国取得山东医科大学心血管内科学硕士学位,进入齐鲁医院心血管内科。而八年的学医生涯,带给陈玉国的不仅是高超的技术,更重要的是铭刻一生的医德。   “当时这些老师都反复强调了作为一名医生,一定要对人、对生命高度尊重和倍加珍惜,须知人命关天和责任重大,决不可草率从事和等闲视之。”   于是,他准备在最近开的一个青年医师培训班上,“不讲技术,只讲医德”。   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   初入齐鲁医院,陈玉国在心血管内科工作,他逐渐开始认识到“医生这个行业既特殊,又神圣无比”。1998年,陈玉国来到急诊科,他开始着手创建一个有效机制,使急性心血管病的治疗更快速高效,于是齐鲁医院在2002年成立了山东省首家“胸痛中心”,中心挂靠在急诊科,由我国著名心血管病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张运教授担任顾问,急诊科主任陈玉国兼任中心主任。整合了包括急诊科、心内科、心外科胸外科、检验科、影像科等多个学科的力量,及时抢救了大批急性胸痛患者。“这里面突出的一个理念就是‘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   从2002到2012,齐鲁医院胸痛中心已经走过了十年。而自1999年在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