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流动儿童心理问题ppt课件
流动儿童心理问题
刘晓辰
(1)谁是流动儿童?流动儿童群体的现状是什么?
(2)流动儿童是心理健康的高风险群体吗?
(3)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风险因素有哪些?
(4)如何理解心理弹性(和保护性因素)的概念?
(5)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保护性因素有哪些?
(6)如何促进流动儿童的积极发展?
定义
法律定义:由于义务教育主要是由地方政府负担,流动人口的子女因为没有流入地的户口,无法享受由流入地政府负担的教育经费,其结果是:在现行的城乡政策框架下,流动人口子女无法享受与城市同龄儿童同等的教育机会,也被排斥于乡村正式的教育体系之外,成了被“边缘化”的一个庞大群体。这一群体称为“流动儿童”。
教育定义:流动儿童主要指6~15周岁,随着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从农村来到城市并在流入地居住半年以上的有学习能力的儿童少年。
晓岚一家来自安徽农村,父母在上海市某区做小生意,晓岚从1996年上幼儿园中班起就一直在该区Z校读书。由于身上有孤臭,晓岚在学校被一些调皮的同学喊“臭蛋”,却未被制止。同桌小强借口晓岚弄坏了他的铅笔,对晓岚进行长达一年多的高利盘剥。晓岚父母反映给老师,老师调查的结果竟然是:你的孩子自愿给的!小强还把晓岚的作业故意藏起来,偷看晓岚的日记,向同学宣读,并撕掉了日记中写到自己的部分。班主任对小强的行为不但没有加以制止,经常警告晓岚及其父母,如果晓岚不交作业,就要把她调到外地班去。“外地班”就是“民工子女班”。晓岚的爸爸说,学校把一些非上海本地学生和外地学生分开设班。外地班不参加学校评比,带班老师也不参加评比,大家都知道外地班差,不愿意去。为了让女儿不受歧视,晓岚的爸爸情愿多出钱让女儿进到普通班级。可是,在普通班级里,晓岚仍受到了难以想象的歧视。2003年5月,晓岚因不堪同学的歧视和欺负,投河自尽。(文中人物为化名。《东方早报》,2003年9月17日第12版,转引自王映,2004)
群体现状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估算,2000年全国14周岁及以下流动儿童数量为1410万人。到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时,全国14周岁及以下流动儿童规模进一步增加到1834万人。5年间,流动儿童增长了424万人,增长30%。
根据中国人民大学的调查数据,北京市流动儿童在1997—2006年间的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17.25%;江苏省无锡市在过去几年内的年平均增长速度甚至高达30%。
流动儿童的分布集中于少数省份。广东省的流动儿童占全国总量的14.6%,人数高达267.8万人,远远高于其他省份。流动儿童数量较多的省还有浙江、江苏和福建,这三个省的流动儿童数量都超过100万人。四川和山东两省的流动儿童数量也比较多,分别达到93万人和80万人。前述6个省的流动儿童超过了全国流动儿童总数的40%。
习惯上,人们认为流动儿童主要流动到发达地区,前述广东、江苏、浙江等发达省份聚集了大量流动儿童的事实,也确认了惯常的这一印象。但同时也要看到,在四川、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等大规模向其他省、市输送流动人口的地区,也同样接收了相当大规模的流动儿童,这几个省的流动儿童数量都在50万人以上。
流动儿童教育、心理问题的根源
1、长期流动
很多人认为,和流动人口一样,流动儿童的主要特点是“流”或者是“动”,他们在流入地的停留是短暂的,会很快结束他们的流动过程并最终返回老家。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在6—14岁的流动儿童中,1/3的人的流动时间超过了6年。
2、不再恋乡
流动儿童已失去了和“老家”的联系,多数流动儿童今后不可能返回“老家”。以北京市为例,在北京市流动儿童中,生在北京、长在北京的“土生土长的老北京人”比例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流动儿童已经是事实上的“北京人”。流动儿童与他们的父辈完全不同,他们是土生土长的准城市居民,没有父辈的恋乡情结,基本上不可能回到户口所在地的乡村生活。
流动儿童心理现状
1、社会适应方面。
流动儿童难以获得群体融入感,人际关系敏感、紧张,从而导致缺乏安全感及社会归属感。得不到社会支持、接纳的流动儿童在长期的社会适应过程中往往伴有社交焦虑、恐惧、抑郁等负性情绪。有研究表明,流动儿童的孤独感显著高于非流动儿童。
2、认知和价值观.。
特殊的流动环境使得流动儿童表现出自我评价偏低、自我体验消极而自我控制较强等不平衡性。与非流动儿童相比,流动儿童的自我效能感较低。在自我能力和价值的评估上流动儿童存在着自卑和自信并存交错的现象。流动儿童的主观幸福感总体处于中等水平以上,在公立学校就读的流动儿童主观幸福感高于打工子弟学校中的流动儿童,但都低于城市儿童。刘霞和申继亮的研究表明:流动儿童还有比较高的歧视归因倾向。
3、自卑和自尊。
流动儿童自尊发展水平显著低于城市儿童,且不太稳定。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