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历史上反“三路围攻”
历史上反“三路围攻”
历史上的反“三路围攻”是红四方面军进入川北后,于1933年2月中旬至6月中旬,在川陕边区进行的一次反围攻作战。这次作战,红四方面军采取了“收紧阵地,诱敌深入”的方针,不仅粉碎了敌人企图趁红军立足未稳,消灭或驱逐红军出川的计划,还趁机收复了川军进占的地区,使川陕边革命根据地扩大一倍以上,进入一个巩固和发展的新阶段。这次作战,不仅对川陕边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更为红四方面军的壮大与反“六路围攻”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其在红军战斗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1932年10月,红四方面军主动退出鄂豫皖边区以后,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转战,打破了敌人的重重封锁和前堵后追,于12月中旬到达陕南的城固地区。当时红四方面军得知四川军阀正在川西混战,川北防务十分空虚,同时四川军阀和蒋介石集团又有矛盾,蒋系部队难以入川,于是利用这一有利时机,于12月下旬向南越过巴山进入川北,不到一个月就接连占领了通江、南江、巴中三城,创建了川陕边革命根据地。这时红四方面军的总兵力共有四个师十二个团,约一万五千余人。
敌人对红军入川大为震惊,1933年1月21日,在蒋介石的调停下四川军阀暂时停止了在川西的混战。27日,蒋介石委任田颂尧为川陕边剿匪督办,率其5个师、3个路(1路2旅)又1个旅的兵力,会同杨森的第二十军6个旅和刘存厚的川陕边防军3个师,分为左、中、右3个纵队,并拨给军费二十万元,子弹一百万发,令其趁红军立足未稳组织进攻。28日,田颂尧在成都宣布就职,随即将其在嘉陵以西的部队大量东调,并命其副军长孙震为前敌总指挥,设总指挥部于阆中,积极准备进攻红军。
田颂尧共调集川军38个团约6万人,分左、中、右3个纵队,向川陕边区和红四方面军发起围攻,企图消灭红军,恢复其对通江、南江、巴中地区的统治。
当时红军入川不久,根据地初创,回旋区域较小,敌人兵力超过红军三倍,要粉碎这次大规模的围攻是有困难的,但是红军指战员绝大多数是历经锻炼的老骨干,战斗力远远超过敌军,且入川后连获胜利,又经过短期休整,士气十分旺盛。同时经过???个多月的工作,根据地群众已初步发动起来,再加上敌军内部矛盾,战斗力不强,川北地形又有利于红军防御,不利于敌人进攻,因此,粉碎敌人的围攻是完全可能的。
红四方面军根据当时敌我情况和在鄂豫皖苏区几次反围剿作战的经验教训,以及当地山高林密、谷深路险的地形特点,决定采取“收缩阵地,诱敌深入”的作战方针,即:要求各个部队利用险要的地形,构筑必要的防御工事,在运动防御中给敌人以大量杀伤消耗,然后逐步向中心集中收缩,进而达成兵力集中的目的,待将敌诱至根据地内部,反攻时机成熟时,则集中力量实施反攻,歼其主要的—部,并乘胜扩打战果,粉碎敌人的围攻。
2月12日,敌军开始以小部队在川陕边革命根据地的边沿地区进行袭扰和侦察活动,以便掩护其主力展开。18日,敌左路纵队首先从三江坝、木门两地猛攻。红第七十三师、十一师分别在分水崖、候家梁等地依托险要地形进行顽强抗击,给敌人以重创。田颂尧见其主攻方向受挫,立即重新调整部署,并命令三路纵队同时发起进攻。至3月18日,红军第十一师、第七十三师在三江坝、木门、长池、八庙垭等地予川军左纵队大量消耗后,撤出南江,收紧阵地至南江以东的贵民关、官路口、???光山、大明垭一线,红军第十二师在南坝坡等地予川军中央纵队大量消耗后,撤出巴中,收紧阵地至清江渡一线;红军第十师、第十一师第三十三团、第十二师第三十六团亦遏止了川军右纵队、第二十军、川陕边防军向得胜山、元山场、余家坪的进攻。此间,川军虽进占巴中、南江两城,却付出了伤亡近8000人的重大代价,士气大挫。
从3月下旬以后,敌军由于在前一阶段的进攻遭到了重大挫折,所以被迫暂时停止了全线进攻,战局进入了相持对峙状态,敌人一面积极进行整顿补充,准备发动新的攻势,一面在其后方大肆搜刮民财和粮食,以充其剿匪之需。在红军方面则积极构筑工事,加强阵地,开展冷枪杀敌运动,加强瓦解敌军工作,并不时派遣小股部队和游击队趁夜前往敌军后方袭扰打击敌人。同时,总结前一阶段作战经验,开展战场练兵,深入政治动员,并在根据地内部发动群众参军参战,筹集粮秣,为迎击敌人新的进攻和举行反攻做准备。
4月26日,敌军经过一个多月的休整准备后,再次发动全线猛攻,企图将红军压迫于通江以北后围歼。红四方面军各部队充分运用前一阶段的作战经验,继续以少数兵力依托险要地势和工事,以灵活的战术于杀牛坪、赵公寨、大明垭、屈家山、黑岩场等地顽强地阻击敌人,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在全线再次展开的激烈战斗中,截至28日红军又毙伤敌三千余人,创造了许多以少胜多的战例。
红四方面军为集中主力诱敌再进,于29日主动撤出通江城,再次收紧阵地至通江以北的平溪坝、鹰龙山、鸡子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