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采访中那些事.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在农村采访中那些事

在农村采访中那些事   在农村的采访中,由于文化差异,生活条件不同,导致了许多农民朋友不喜欢和城里人交流,对于采访更有一种内心的抵触心理。我们就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开始学习采访的。   从2007年1月1日甘肃农村广播成立那天起,我和同事们每天都脚踩在黄土地上,奔走在陇原大地的乡村里。   甘肃农村广播的立台宗旨就是,说农民的话,为农民说话,让农民说话。记得当时创台之初总监的一句话是,一群来自城里的姑娘小伙,一起办起了一家对农的电台。然而,刚刚走出校门的我们,在采访中不断呈现出来的是一种尴尬的境遇,回答我们的一般都是“我没有时间”“不要问我”。对农广播,直面的采访对象就是农民。大西北的农民特别淳朴、含羞,而这样的性格增加了我们的采访难度。以至于当时很长一段时间,遇上愿意接受采访的农民朋友,我们都心怀感激。   去掉光环   记得有一次在兰州市榆中县采访,当我将话筒放到一位农民嘴边时,他竟然激动得说不出话,这件事给了我很大触动。2013年的7月22日,岷县漳县发生66级地震,我们奔赴灾区报道。连续好几天,在抗震救灾现场,我发现一直活跃着这样一些身影:她们中有老人也有学生,都佩戴着巾帼志愿者的红袖标;她们深入灾区一线疏散安置群众,发放救灾物资,送水、送食物,清扫消毒,心理抚慰;成为抗震救灾前线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发现这个新闻线索后我向抗震救灾新闻报道小组作了汇报,决定跟着巾帼志愿者一起工作。   在采访中我才知道,这个巾帼志愿者小分队是在灾区梅川镇7s岁的全国优秀乡村医生王慧君带领下,第一时间登记组织起来的。因为梅川镇是“7·22”地震灾情最为严重的乡镇,梅川镇巾帼志愿者小分队立即在第一时间奔赴救灾安置点和其他重灾村,帮助搭建救灾帐篷、积极展开救灾帮扶工作。除了在救灾一线开展帮扶工作外,王慧君带领着近四十多人不顾疲累赶到当归城救灾物资接受点搬运救灾物资。当我和他们一起到达救灾物资发放点的时候,当时正是中午,酷暑当头,汗流浃背,这位75岁的乡村医生依然坚持帮忙发放物资。在当地人的眼里,她已经不是一个乡村医生,而是一??自家亲戚。王慧君平静地告诉我:“谁家都有本难念的经,能帮的我就帮一下,我自己能力有限的,我就号召大家都来帮忙。”   这么几天下来,我和这支巾帼志愿者渐渐熟悉起来,发现她们中除了当地的农民之外,还有来自各行各业的人。陈亚仙、马海燕、王晓霞、陈雪琴,我和她们一起工作,一起聊天,看到她们为受灾群众送矿泉水、方便面、盒饭、凉面及其他生活用品。我发现她们很有理想,很健谈,都是对生活充满希望的人,对待志愿者这份工作也很认真,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没有把自己当成一个记者,没有刻意进行采访,他们的一切都看在我的眼里,记在我的心中,我在感动中用录音笔记录着他们工作过程和生活过程。   采访中,每天回到住处,将当天的素材进行整理,做成连续报道,报道发出后收到很好的反响,也引起其他媒体关注,多家媒体对此事进行了跟踪报道。   曾经,记者被人称为“无冕之王”。相信包括我在内的许多同行都有过优越感。然而在工作一段时期之后你会发现,其实,你得到的尊重并不是因为这个称号,也不是你的职业,更不是你兜里的记者证所赋予的,而是你的职业修养、敬业精神、专业水平,你和被采访者心灵上的感动。要想知道别人的故事,就得和别人成为朋友。   真实地反映事件   山丹军马场位于河西走廊中部、祁连山冷龙岭北麓的大马营草原,地跨甘肃、青海两省。马场总面积329.54万亩,其中草原184.98万亩,耕地41万亩,林地80万亩。   三干多年前,这里就已养马。成为了历代皇家军马养殖基地。它是目前世界上历史最悠久、亚洲规模最大、世界第二大马场。   2011年的10月,我来到张掖市山丹县采访。踏上这片土地,才知道这里多么有魅力,南边是祁连山,北边是焉支山,两山之间的几百万亩肥美草场,就是祁连山区大马营草场。马场就分布在这块绿色地毯上,我才了解,为什么人们称它为“丝绸之路”上的“绿宝石”。道路的两旁是成片的油菜花,并没有看到马群。当我询问当地人的时候,他们告诉我,现在整个马场只有三干多匹马,而且只在一场才有。这引起我的好奇心,又经过一个多小时车程来到一场的时候,我还是被眼前的马群震撼了。而在这些马群中间,有一个身穿迷彩服的青年引起我的注意,同行的人告诉我,他就是牧马人。在谈话中得知,他叫赵亮,是马场的子弟,按照马场的辈分算起来应该是第四代牧马人,他的父辈们也是牧马人。当我得知他是一名大学生,曾经在深圳工作一年多的时候,我震惊了,而他此时在马场的工资,只有仅仅800块钱。在随后的交谈中,可以感受到他作为牧马人的那种特有的自豪感。“我觉得我们马场还是挺好,这里的人淳朴、善良,大城市还是不适合我”。   山丹马场的境况现在并不好,2001年,原属兰州军区的兰州军马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