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宋庆龄画作.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宋庆龄画作

宋庆龄画作   宋庆龄有一幅画,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这是她很少涉及的人物画:一位母亲怀里抱着小女孩儿,坐在紫藤下。我给它取名为“紫藤下的母女”。实际上,这是宋庆龄的理想,其中的母亲就是她自己。   说起绘画,宋氏三姐妹中最为大家所熟知的是宋美龄。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宋美龄最喜欢的消遣就是学画画。她的国画教师是台湾当时最著名的画家黄君璧和郑曼青。老师的教学过程也是相当正规的。几乎每天下午,都会有专车接两位大师到士林官邸,指导宋美龄学画。据说宋美龄确有绘画天赋,学的时间不太长,就可以独立作画了。今天到台北的士林官邸,我们还可以在客厅墙上看到宋美龄的大幅画作。   宋美龄曾出版过两册印制精美的大画册。她主攻山水和花卉,确实画得中规中矩。但正是由于学得过于正规,她的画作中有着较多传统国画中程式化的东西。宋美龄很喜欢绘画,在遭遇车祸后腰受了伤,她就专门让人打制了一个可以站着作画的画板。她把绘画当成消除烦闷的妙方,曾说:“我晚上难以入眠时,就画画。”   其实宋庆龄也喜欢画画。与宋美龄不同的是,宋庆龄从来没有拜师学艺,也没有经过哪怕是最基础的绘画训练。由于没有任何绘画技巧,在构图、透视关系、光线、用色上,宋庆龄完全是随心所欲,从专业角度看去几乎一无是处,但其中体现的情感却是真真切切的。在绘画的内容上,她也与宋美龄截然不同,画的都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事物,是有实物依据的。   宋庆龄现存的画作有四十余幅,其中占了大半的是花卉。宋庆龄喜欢花,在她的卧室和客厅里经常摆放着从花园里采来的鲜花。由于摆的是插花,所以宋庆龄笔下的花大多是插在花瓶里的,单独画的花也是一支一支的,没有根部。   宋庆龄画过月季花。宋庆龄北京住宅的花工安茂成曾回忆说:“有一次,我正在梨树底下忙,她也在院子里,想要摘月季花,保姆就来找我。我过来问了‘首长早’。她说:‘小安同志,我能不能剪两朵花啊?’我说:‘首长,这花全是您的。’她说:‘不,这是你劳动的成果。’于是我拿起剪子,一支一支给她剪,还把花梗上的刺掰掉,以免扎手。??长亲自用盘托着,不停地说:‘谢谢你,谢谢你!’”此外,宋庆龄画过住宅草地里野生的“勿忘我”花,还特意告诉英文秘书张珏,这花的英语名称是Forget me not。   在抗战中曾经帮助过中国的日裔美国朋友有吉幸治,曾被当成亲共分子受到迫害。晚年为了生计,他在夏威夷开了一家花店。1971年,中美关系终于出现转机。这一年的最后几天里有吉幸治来到中国。作为礼物,他把自己培育的夏威夷特产“鸡心花”(英文译名为“安多利恒”)送给宋庆龄。老朋友的情谊让宋庆龄很感动,她先后亲笔画了4幅“安多利恒”。她还取出绣花绷架,亲自在绷布上勾画了鲜花的式样和线条,然后和保姆钟兴宝一起,一针一线地绣起来。直到如今,这幅刺绣还挂在北京故居卧室的西墙上。   宋庆龄的绘画中常常会出现不合惯例的奇思妙想。一次,看到庭院里有盆栽的朝天椒,宋庆龄就说:“我想摆一盆辣椒,我很喜欢这辣椒。”安茂成挑了上面顶着七八个辣椒很漂亮的一盆,为她端到楼上。宋庆龄随即画了三幅精气神十足的朝天椒。然而,在传统的绘画中,辣椒是很少入画的。   北京住宅的院子里有许多果树,如苹果、柿子、葡萄、石榴、海棠、桑葚、梨、枣、杏等。宋庆龄很喜欢这些果树,常常摘下果实当作礼物送给朋友,或分给工作人员,还曾亲自动手熬制果酱。她画了一棵树。有趣的是,这棵树上的累累果实有红的、有黄的、有绿的,颇有些高科技的意味。   上世纪60年代初,宋庆龄把警卫秘书的孩子隋永清接到身边。一次,她带着永清到何香凝家里做客。院子里养了鸡,何香凝就和永清一起用小米喂鸡。其间,宋庆龄与何香凝谈到绘画。何香凝说画画要有所本,所以要养些动物。何香凝是位很有造诣的画家,宋庆龄也听得很上心。当时宋庆龄住在前海西河沿,回来后就学着何香凝也在院子里养了鸡,一是为了哄永清玩,同时也为了随时观察。后来,她曾经画过几幅活泼的小鸡。   宋庆龄的画作中,还有一些是有实际用途的。她曾经亲笔画过贺年片,送给国外的友人,也送给小朋友。   宋庆龄有一幅画,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这是她很少涉及的人物画:一位母亲怀里抱着小女孩儿,坐在紫藤下。我给它取名为“紫藤下的母女”。实际上,这是宋庆龄的理想,其中的母亲就是她自己。她在北京的住宅,庭院中都生长着紫藤。画中的母亲围着紫色的围巾,而紫色正是宋庆龄最喜欢的颜色。宋庆龄喜欢孩子,特别是当她因为陈炯明叛变,在战火中失去了做母亲的机会之后,这种愿望就更加强烈了。这也是她在晚年收养两个女孩儿的原因。她一生在连年的战乱中、在拼死的斗争中、在繁忙的政务中度过,但她渴望的是和平、安谧的社会环境,想过一个普通母亲的生活。虽然这幅画从技法上有着许多缺憾,但其中的意味却令人回味,甚至感动。   宋庆龄的画作都是在“文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