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宗祠吉祥文化象征
宗祠吉祥文化象征
【摘要】宗祠建筑有着极深的文化内涵,文章试图从宗法制下的根文化揭示宗祠的吉祥韵味;从社会功能角度揭示宗祠的和谐吉祥作用。除了外部形制传达的吉祥象征之外,宗祠建筑内部所蕴含的吉祥精神也难以忽略。所以,我们有必要大力挖掘、弘扬宗祠中所传达的吉祥文化意蕴,从而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安定、祥和。
【关键词】宗祠 吉祥文化 根文化 建筑特色 社会功能
明嘉靖后,民间设立宗祠被官方准许。此后几百年间,宗祠的建设和发展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其中蕴含着文化和历史因素,已经被许多学者论述,但是专门论述宗祠与吉祥文化关系的文章相对较少。文章就准备把宗祠作为吉祥文化象征加以阐述,从三个方面探讨其中的文化意蕴。
何谓宗祠,其基本含义就是族人祭祀祖先或民众祭祀先贤的场所。何谓吉祥,据《辞源》解释:美好的预兆。唐代成玄英认为“吉者,福善之事;祥者,嘉庆之征。”故而,吉祥文化就是“人类向往和追求吉庆祥瑞观念的反应”①。那么,宗祠又是如何体现吉祥文化,传承吉祥文化意蕴的呢?
根文化:天佑宗族的吉祥象征
根文化是中国人立身的根基,是构建中国文化的最基本要素,是我们区别于异邦人的最直接证明。就宏观角度而言,根文化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兴亡,也关系到文化命脉的赓续;从微观角度而言,事关个人事业前景、家族的繁衍和血脉的维系。中国人特别重视寻根问祖,孝亲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由此,祖先崇拜也成为我们民族心理的重要方面。古人将宗祠作为祖先灵魂的安居之所。宗祠也在古人心目中,成为天佑宗族的吉祥象征。
中国的伦理是建立在人际关系的基础之上的,我们特别讲究人际关系的和谐。这不仅涉及现世生活的种种人际关系,也喻示着生者与先人之间存在的某种密切的联系。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朱熹的解释就是要慎重地办理父母丧事,虔诚地祭祀远代祖先。后来也引申为谨慎从事,追念前贤。古人认为,唯有如此,民风民俗才能够淳厚。可见,尊敬逝者,就是传统孝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现世生活的短暂,才使古人认真思考身前身后的问题。宗祠实际上蕴含着古人两层含义,一是期盼上天庇护先人灵魂,一是希望先人能够保佑宗族。祈求祖先护佑,成为古人心灵的渴求。建立宗祠就成为生者沟通逝者的重要手段,祠堂由此成为祖先灵魂的居所。宗祠对联则表达了宗族先人的伟业丰功,期望以此来激励后人追奉先人。如毛泽东主席故乡的毛氏宗祠对联“注经世业,捧檄家声”,就表达了要毛氏后人传承读书注经、温文儒雅的家风的愿望。
建筑布局与空间的吉祥构造
古人十分重视宗祠的修建,清代林枚在《阳宅会心集》中就指出“君子营建宫室,宗庙为先,诚以祖宗发源之地,支派皆源于兹。”所以,一般的宗祠选址和建造都很讲究。
宗祠的选址。一般宗祠往往选择在村落市镇的中心区域,以此来突出宗祠地位的重要。当然,也有的宗祠会选择在村落的边缘,或者在村落之外。但是,无一例外的是,宗祠地址的选择必定占据风水地理优势,是古人眼中所谓的风水宝地。尤其以太师椅地形最佳,最好是坐北朝南,背山面水。其实抛却迷信因素,古代风水理论强调居室的自然环境要素,还是有一定可取之处的。宗祠的选址,就往往占据有利的地势,因为这事关宗祠的绵延发展大计,必须有上佳地势方可建设。
宗祠的布局和内部构造。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各地地理与民情迥异,所以各地宗祠的建筑形制不太一样,极具地域特点。但祠堂作为宗族的象征,整体上建筑特色是富丽堂皇、蔚为壮观,外人来到村落,一眼就可以辨别出宗祠与普通民居的区别。宗祠建筑样式大体可以分为民居式、庙宇式、天井庭院式和园林式。一般为多进式建筑,当然也有一进式。
祠堂通常会有堂前广场,根据祖上功名和德行,同时会立牌坊,牌坊的存在实际上是宗祠的附属与延伸。牌坊的形制一般以功德、世科类最为明显,主要是显示族内曾经拥有的权势和威严。祠堂正门通常是气派壮观,形制宏大。门楼上一般会有匾额,诚如有人所言,匾额是古建筑的必然组成部分,相当于古建筑的眼睛。宗祠的匾额一般延请名流显宦所书,甚至有名望的家族会有御赐匾额。
宗祠院内建筑因为进数不同,所以会有所不同,但是祠堂一般由大门、影壁、天井、明楼、正厅、享堂等组成。祠堂的核心部分就是享堂,一般庄严肃穆,大气磅礴。有的祠堂还建有戏台,园林,供族人观戏休闲之用。在祠堂的建筑审美风格方面,南北各不相同。如建于清代的江苏惠山地区的王恩绶祠,吸取了江南园林建筑的特点,有极强的审美观赏价值。广西贺州市贺街镇的李氏宗祠,具有江南园林风格,建筑面积四亩许,日字型布局,自然大方,取与日俱进,同日光华之意。
宗祠内部空间的装饰,也充满极高的艺术美和浓郁的吉祥文化特色。有学者在论述安徽俞氏宗祠时指出,俞氏宗祠宛如艺术博物馆,几乎无木不雕,极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