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間的互動關係.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物間的互動關係

生物間的互動關係 第一節 利與害的互動關係 第二節 動植物與環境因子的互動 學習目標 閱讀完本章,可使讀者了解: 生物間的互動關係。 生物與非生物間的互動關係。 第一節 利與害的互動關係 互動關係 食物鏈與食物網 互動關係 在自然環境下所生存的生物種類雖然繁多,但每個個體均無法獨立生活,必須藉由同種或異種個體間的交互作用,才能生存;而在生物行交互作用時,即可能產生利與害的互動關係。 互動關係可大略分為:(1)種內互動-可分互助及競爭兩種,均有利於種族生存;(2)種間互動-不同種生物間的關係;(3)外來種與天敵等三種,此三大類可再細分為掠食、競爭、寄生、互利共生、片利共生與片害共生等。最重要的群聚交互作用是競爭、掠食、寄生及共生,其對於參與物種的效益見表5-1。 掠食 競爭 寄生 互利共生 片利共生 片害共生 外來種 天敵 掠食 掠食(predation)為捕食其他動物的過程,為生物種間最基本的相互關係。通常為肉食性消費者,如老鷹捕食兔子。 競爭 競爭(competition)為動物之間為了生存空間及食物而競爭,通常對雙方皆不利,又可分種內競爭及種間競爭,其中以種內競爭較為激烈,如:同階級的動物(肉食性動物)在相同生存環境內的競爭。 寄生 寄生(parasitism)為一種生物寄居在他種生物體上或體內,藉以獲得食物或保護,通常對被寄生者(又可稱為宿主)有害,如:蛔蟲寄生在人體、病原體寄生於動植物等。 互利共生 互利共生(mutualism)為二種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通常對雙方都有益,如:珊瑚與小丑魚、豆科植物與根瘤菌。 片利共生 片利共生(commensalism)為一種生物在交互作用中獲得益處,但另一方則不受到影響,如:牛背鷺與水牛。 片害共生 片害共生(amensalism)為一種生物在此交互作用中獲得壞處,另一方不受到影響,如:青黴菌與細菌。 外來種 外來種為經人為引進的物種,若能適應新環境,則通常會造成重大危害,如:福壽螺被引進台灣後大量繁殖,對水生植物造成傷害;紅火蟻的大量繁殖,對台灣的生態造成重大影響。 天敵 天敵為生物在自然界中的敵人,可維持生態的平衡,如蛇與青蛙。 食物鏈與食物網 依生物間的互動關係,可以形成食物鏈(food chain)及食物網(food web)。 食物鏈 食物網 食物鏈 食物鏈即為生物間按照吃與被吃所形成的單向食性關係(圖5-1),地球上的能源直接或間接由陽光供給,綠色植物可將陽光轉成化學能,而植物可被草食性動物食用,草食性動物又被肉食性動物捕食;基於前述關係可將環境中的各種生物串連成為食物鏈,食物鏈又可分成以下四大類。 捕食性 碎食性 寄生性 腐生性 捕食性 捕食性食物鏈以植物為基礎,接著是草食性動物,逐漸延伸至較大的肉食性動物,這種食物鏈又可稱為放牧式食物鏈,如:草原上以青草 → 野兔 → 狐狸 → 野狼的捕食方式進行。 碎食性 碎食性食物鏈主要由腐生菌(細菌和真菌)作用,可將植物分解成碎片,再加入微小的藻類,成為魚、蝦、蟹豐富的食物。 寄生性 寄生性食物鏈為較小的生物寄生在較大的動物身上所形成之食物鏈,如:犬 → 跳蚤 → 原生動物 → 細菌 → 濾過性病毒。 腐生性 腐生性食物鏈是由於腐爛的動物或植物屍體變成碎屑,才開始被微生物所利用。在生物群聚中,大部分動植物直到死亡後,才供其他生物消耗,如:在森林中90%以上的淨生產是以食物的碎屑作為消耗品(如以落葉和枯木等作為食物),特別是在熱帶雨林生態系中,腐生性食物鏈佔有重要地位。 食物網 食物網則由不同的食物鏈縱橫交錯形成,由許多條單純單向的食物鏈相結成網,最後把整個生物群落串連在一起。在一個環境中,如果生物的種類稀少,則相互間的食物關係只形成簡單的食物網,如:凍原地帶;反之,若環境中的生物種類繁多,則相互間的食性關係就形成錯綜複雜的食物網,如:非洲草原。 換而言之,在食物網複雜的環境中,若有某一生物物種消失,則該生物所扮演的角色,可以他種生物來替代,故此生態系的穩定性不易被破壞;反之,在食物網簡單的環境中,若有某一種生物突然滅絕,則該生物在環境中所扮演的角色,可能無法由他種生物所替代,則此生態系的穩定性就難以維持。 第二節 動植物與環境因子的互動 生態系可以小如一片樹葉,也可以廣闊如亞馬遜雨林,有些科學家甚至將地球視為一個大型生態系。生物間以多種方式互動,如:植物依賴昆蟲或鳥類授粉,也依靠蚯蚓翻動增加土壤含氧量;動物則依靠植物提供食物及遮風避雨的場所。生物圈裡的生物體除了會彼此互動外,也會與環境裡的物理及化學因子(非生物體)產生互動。 環境因子對生物的影響 生物對環境因子的影響 環境因子對生物的影響 環境因子(如:陽光、溫度、濕度、土壤等)可對生物的生長及生存造成影響(圖5-2)。 陽光 溫度 濕度 土壤 陽光 太陽的輻射能為大自然的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