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性肝损害的防治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药物性肝损害的防治课件

药物性肝病定义 药物性肝病或称药物性肝损:是指由于药物或/及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脏损害。由于药物的毒性损害或对药物发生过敏反应所致。是医源性疾病的最主要类型, 900种以上的药物明确可以导致药物性肝病 主要内容: 药物性肝损害的流行病学 肝损害的机制 临床类型和表现 药物性肝损害的诊断 药物性肝损害的治疗原则 在全球所有药物不良反应中,药物性肝损害的总发生率为10%~15%,暴发性肝衰竭5%。 美国:老年人黄疸中,20%是由药物引起。在暴发性肝衰竭者中,25%由于药物所致,特别是扑热息痛过量,其病死率达50%以上。 一般人群中10%、老年人群中40%的肝炎为药物性肝损害 人口 年报药物不良反应数 美国 2. 5亿 28.56 (万) 中国 13.0亿 1.0 (万) 药物性肝损害的研究结果 对2000年至2005年因药物性肝损而住院的276例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 药物:引起肝损的药物种类繁多,中药占首位(26.1%),其次为抗肿瘤药物(17%); 特点:肝损的程度以轻-中度为主,临床表现主要为乏力、纳差、尿黄、恶心和右上腹不适等; 预后:88%治愈好转,死亡率为5.1%。 易引起肝损害的化疗药物 易导致肝损害化疗药物常用于哪些肿瘤 药物性肝损害的机制 药物 毒性代谢物 肝损害(药物内在肝毒性) 药物直接肝毒性 药物间接肝毒性 药物在肝内生物转化 肝毒性药物(宿主特异质肝毒性) 超敏反应 代谢特异质性 药物代谢机制 1.药物在肝内进行代谢,通过肝细胞光面内质网上的微粒体内一系列的药物代谢酶(其中最重要的是细胞色素P450),经过氧化、水解等形式形成相应的中间代谢产物(第一相),再与葡萄糖醛酸或其它氨基酸结合形成水溶性的最终产物(第二相),排出体外。 2.药物本身或其代谢产物通过改变肝细胞膜的物理特性和/或化学特性,抑制细胞膜上的K+/Na+-ATP酶活性,干扰肝细胞的功能,在胆汁中形成不可溶性的复合物等不同途径直接导致肝损伤,也可选择性破坏细胞成分,或与大分子物质共价结合,干扰细胞特殊代谢途径,诱导免疫变态反应,间接地引起肝损伤。 药物毒性肝损伤(可预测) 非药物毒性肝损伤(不可预测) 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分型 病程: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 病理变化:肝细胞型、胆汁淤积型和混合型 其他类型 临床漏诊的相关因素 发病时间差异太大 临床表现与用药关系隐蔽 大多数肝病医师兴奋点为病毒性肝炎,忽视药物性肝炎存在 尚无完好确诊方法和诊断标准 诊断常常根据病史及排除法进行 药物性肝病的预防原则 药物性肝病的预防原则 药物性肝损伤的治疗原则 药物性肝损伤的支持治疗 药物性肝损伤的治疗 解毒剂应用: 非特异性:GSH、N-乙酰半胱氨酸、硫代硫酸纳、甾体类激素、多烯磷脂酰胆碱 特异解毒剂:螯合剂、二巯丙醇、青霉胺、二巯丁二酸、巯乙胺、喷替酸钙钠、依地酸钙钠 肝功衰竭治疗: 支持疗法 人工肝支持 肝细胞移植、肝移植和活体部分肝移植 药物性肝病常用处方 “保肝降酶”:天晴甘美、天晴甘平、甘利欣、复方益肝灵、百赛诺、联苯双酯、水飞蓟等 促进肝细胞修复:多烯磷脂酰胆碱等 外源性的GSH 促进黄疸消退的药物 :思美泰、熊去氧胆酸 多个肝病防治指南中强调“肝保护”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酒精性肝病防治指南、药物性肝病防治指南、非酒精性脂肪肝防治指南中均提出: 保肝药物有不同程度的抗炎、抗氧化以及保护肝细胞膜和细胞器等作用,临床应用这些制剂可改善肝脏生化学指标。 不宜同时应用多种抗炎保肝药物,以免加重肝脏负担和因药物问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不良效应。 思美泰?对药物性肝内胆汁淤积的作用 思美泰治疗抑郁症的效果和丙咪嗪相当 双盲随机对照研究,295例患者入组,分别接受思美泰? 400mg/d肌肉注 射或是丙咪嗪150mg/d口服,共4周。 思美泰—药物性肝损的最佳选择 思美泰多重机制,全面保护肝细胞 疗效肯定,改善肝功能疗效优于传统药物 促进肝细胞再生 安全性好,保障化疗正常进行 独特的改善患者情绪作用,提高治疗依从性 接受化疗或免疫抑制治疗慢性HBV感染者的注意事项 拉米夫定减少化疗后乙肝所致的再活动和死亡 4.凡有药物性肝损害病史者,须避免再给与相同或化学结构相似的药物 ; 5.有下列情况之一应果断停药:ALT超过正常值上限3倍;BIL超过正常值上限3倍;ALP超过正常值上限1.5倍。 防治 1、立即停止使用导致药物性肝病或有可能引起药物性肝病的药物。 2、促进体内药物的清除 ①清除胃肠残留的药物 ②促进药物在体内的排泄 3、如果患者因某种疾病而不能停用药物或改用其他药物时,应减少剂量或改变用法,同时给予

文档评论(0)

2017m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