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喧哗与骚动》中多重主题与颓废书写
《喧哗与骚动》中多重主题与颓废书写
摘 要:《喧哗与骚动》主要包含以下三重主题:第一,南方的衰落;第二,童真的丧失;第三,人类历史的衰退与轮回。这三重主题由浅入深,由个别到一般,在美国部分人的心灵伤痛中编织进了个体成长和人类历史这样极具普泛性的话题,激起了读者最广泛的共鸣。同时,以上主题都被贯穿在一种颓废的风格中,成为福克纳的标志性特征。
关键词:喧哗与骚动 美国南方 历史 颓废
一、南方的衰落
南北战争之后北方快速发展,其工业、商业、交通运输业等领域都成为美国的支柱,与之相反南方却一蹶不振,陷入长期的混乱和衰落中。政治上南方传统势力与来自北方的政客之间明争暗斗,导致人们对政府缺乏信任,经济上传统的种植园受到奴隶流失怠工以及北方工业的挑战,“过分强调以奴隶为基础的农业,导致南部人忽视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结果制造业和运输业大大落后于北部”[1],这种衰落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才获得根本改观。对于福克纳来说,南方的衰落主要是文化上的衰落,以及人们在新旧价值观的取舍中遭遇的精神阵痛和分裂。
南方人的情感结构和文化传统建立在其社会模式和家庭结构的基础之上。由于气候原因,早期的南方移民确立了以农业为主的种植园经济模式,奴隶的引进和奴隶制的形成使这种经济模式走向繁荣。在这种模式下社会结构的主要成分是奴隶主和奴隶,后者既是前者的私有财产,又充当了其无知子女的角色,是奴隶主教化的对象,最显赫的家庭通常有成百的奴隶。与这种社会结构相适应的是以家长为中心的家庭结构,并且形成了一套伦理道德体系,其核心是等级有序,男尊女卑。以上社会结构和家庭结构结合在一起铸就了南方人关于男性和女性的理想形象:对男性来说,是当个明智坚强的家长;对女性来说,是当个温柔贞洁又持家有道的淑女。
在《喧哗与骚动》中,这一理想彻底被颠覆。首先是男性家长的退化,体现在他们身上的优秀素质不复存在,康普生家中的四个男人都是如此。老康普生一事无成,整日酗酒,在酒精的麻醉下陶醉于过去的家族荣耀中,虽然他善良温情,但缺乏行动力,因此只能把振兴家族的希望寄托在长子昆丁身上。昆丁继承了父亲的性格,对北方人不屑一顾,不去学习实用的本事,却对哲学、历史、艺术痴迷有加,沉醉在虚幻的想象中,把维护伦理道德和家族荣誉看得高于一切,终于因此自杀。次子杰生不同于父兄,他完全接受了北方的功利主义,丧失了所有南方高尚的传统,唯利是图却没有什么本事,既卑贱又得不到他人的爱。幼子班吉是这种退化的浓缩,他已经失去了男人应该有的基本理性,变成了一个生活无法自理的傻子。
其次是女性理想的倒塌,女主人康普生太太整日抱怨、无病呻吟,又不会持家。女儿凯蒂从少女时就丢弃了南方淑女视为生命的贞操,与人鬼混生女,离开家庭自谋出路,她不但不能振兴家族而且还给家族抹了黑。她的女儿小昆丁步母亲的后尘,也颠覆了淑女形象。
以康普生家族中的男男女女为典型,福克纳勾勒了承载南方精神的绅士淑女们的退化,呈现了南方的衰落和人性的变化,这一主题抓住了同情南方读者的情感期待,尤其是南北冲突还在以各种方式上演的美国社会,作品问世之后即引起强烈共鸣。
二、成长的烦恼与童真的丧失
人类作为有生长周期的生命体,都要经历出生、成长、衰老、死亡这个过程,在以人为中心的西方文学背景下,探索人在各个成长阶段的快乐、烦恼及变化是永恒的主题,以此为主题的作品也总能击中最广泛的读者。福克纳在南方的衰落中暗伏了个体成长的主题,在他的叙述中个体的成长伴随着童真的丧失和人性的堕落,是令人痛苦和惋惜的,这种立场和《圣经》“失乐园”的神话如出一辙。在福克纳心里,南北对立并不狭隘地仅仅表现在政治和情感立场上,更深层地是他对人性的思考,在北方价值观逐渐取代南方贵族传统的过程中,他担忧的是美好人性的丧失。
小说的整体结构和三个男叙述者的出场顺序都体现了这一主题。第一部分是班吉的叙述,虽然他已三十三岁,可智力水平还停留在三岁,代表了人的童年时代,虽然思维缺乏理性,讲话逻辑不清,时序颠倒错乱,但是他却具有哥哥姐姐们都没有的纯真。第二部分是昆丁的叙述,他的身份是大学生,风华正茂,思维敏捷,代表了人的青少年时代,他比班吉有了一个飞跃,对事物有自己的看法,但做事情想问题耽于理想,不切实际,当遇到现实与理想相冲突的时候,愤世嫉俗,为了理想而献身。虽然他幼稚,却充满激情,作家通过昆丁把人青年时期的矛盾痛苦展现无余。第三部分是杰出的叙述,他已进入社会,靠工作自食其力,童年的纯真和青年的幻想早已被残酷的现实打磨得荡然无存,有的只是服从现实。当成长的代价是失去理想,人性只剩下欲望时,它的结果应该是个悲剧,是退化。
在以上主旋律之下,福克纳每一部分的主人公也各自经历了类似的成熟过程,使这一主题以复调结构呈现出来,彼此烘托,共同加强了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