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书简》对当今中学语文审美教育启示.doc

《美育书简》对当今中学语文审美教育启示.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美育书简》对当今中学语文审美教育启示

《美育书简》对当今中学语文审美教育启示   内容摘要:《美育书简》是历史上第一部系统论述审美教育的著作。本书的核心价值是追求人性的完善,提倡理性的思维。语文课堂教学是审美教育实施的重要途径之一,席勒的美育思想对我们构建“美丽的语文课堂”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席勒 美育书简 美育思想 人性完善 语文教育   教育培养的目标是什么?如何给“人才”下定义?其实早在两百多年前,德国人席勒已经给我们指明了方向。在举国上下都在谈“教育改革”这个话题时,重读席勒的经典之作《美育书简》意义重大。   席勒的《美育书简》是德国古典美学大花园中的一朵奇葩。《美育书简》又译《审美教育书简》,书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审美教育”这一概念,并对美育的性质、特质和社会作用作了系统的阐释。本书的核心价值是追求人性的完善、提倡理性的思维。席勒站在时代的高度,认为现代人的感性和理性处于分裂和对立状态,人只是得到片面的发展,人失去了古希腊时期人性的完整。作者在第六封信中通过对希腊审美世界特别是希腊人性的表述,给审美的现代性批判树立了一个标准,那就是人性的完整。在第七封信中,作者提到“今天,我们的首要任务是振兴那已经被深深坠落的时代性格。不但要使他远离盲目冲动的暴虐,而且要使他回到自然的单纯、丰富和真实的上面来。” 席勒认为美育可以调和这种分裂和对立,能够完成人性的完善,达到自由。教育的宗旨是育人,目的塑造人性的完整性。因此,席勒的美育理论对我们现在的教育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美育在教育改革中的意义   反观我们当前的教育现状,让人焦虑,教育的培养机制存在着许多的问题。问题之一出现在评价机制上。因为整个评价机制把“结果”作为主要的衡量标准。评价老师主要依据考试成绩、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等,评价学生主要依据考试成绩。总而言之,我们的评价体系带有过于强烈的功利色彩,重结果轻过程,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则无力也无心顾及。   这种重功利的评价机制和中国当今社会发展密切相关。我国正处在经济建设的转型时期,???行各业需要大量的技术人才,正是这种对“人才”的渴需,才导致教育的功利色彩浓厚。席勒认为,过分的劳动分工使人们成为职业化的奴隶,从而丧失了全面发展的可能。培养单个单独的精神之“力”并使之发挥,固然可以造就非凡的人才,但只有均衡地全面地培养,才能造就出幸福并完善的人。席勒特别强调,通过审美教育可以恢复人们天性中的完整性。所以,在目前的教育改革中,审美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审美教育来塑造学生的性格,陶冶学生的情操。   二.在中学语文教育中美育实施的途径   举国上下都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没有审美教育,就没有完美的素质教育。正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所说:“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美育等教育有机地统一在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中。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质,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美育”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而且要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使美育成为引导人们向善的工具。   关于审美能力的培养,在中学里,除了通过音乐、美术等教育来实施外,还可以在语文教学中实施。《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中学语文教材中大部分篇目都是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读起来令人赏心悦目,掩卷后使人凝神深思,它们都具有丰富的美的因素。只要好好的利用,完全可以通过课堂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对于语文教材中的这些名篇佳作,笔者认为可以从四个方面渗透审美教育。   (一)品味语言美   文学本是语言的艺术。“文学语言的独特魅力有二:一是具有塑造形象的间接性,可以给读者留下极大的想象空间。二是具有表现思想的深刻性。可以使艺术表现成为思想的直接现实。” 不同的作家表现出不同的语言风格,如《中国人失掉自信力吗》中鲁迅的犀利,《背影》中朱自清的质朴无华;《赤壁怀古》中苏轼的豪放,《登高》中杜甫的沉郁顿挫。教师要充分利用文章所独有的语言风格,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把学生带到作品中所寄托的美好情景中去,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对于美的感受力。比如老师在教授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通过多种形式的品读,让学生品味这首诗歌的语言。通过对诗歌语言的品味,欣赏这首诗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无论是哪种语言风格,都能给学生带来愉悦的审美感受,陶冶学生的性灵,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欣赏形象美   在中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生动的人物形象,给我们留下了及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