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刘震云做自己喜欢事
刘震云做自己喜欢事
刘震云是当代中国第一流的作家,王朔曾这样评价他——刘震云是当代小说家里对我真正能够构成威胁的一位。他的作品很早就被改编成影视作品,和导演冯小刚的合作更是珠联璧合。他是中国最早被明星化的作家,人气一点不亚于娱乐明星。
见到刘震云这天,他的行程排得满满当当。下午刚为“第二届郁达夫小说奖”做完评委,便马不停蹄地赶往下沙大学城为杭州师范大学的学子们演讲。期间他只在车上闭目养神了一小会儿,在大学食堂匆忙地扒拉了几口晚餐。
然而,晚上刘震云仍旧激情慷慨,睿智幽默地连续讲了两个多小时,对学生的提问、签名要求来者不拒,亲善有加。活动结束已是晚上10点多,但当听说有位博士生特意从南京赶来,想请教刘震云一些与他作品相关的问题时,刘震云还是微笑着一一给予耐心解答。
跟随采访了一整天的我,看到的刘震云丝毫没有明星的“霸气外漏”,他就是一位有见识、幽默且慈祥的长者。
我妈不识字。我却以此为生
记者(以下简称记):您小时候的梦想是什么?
刘震云(以下简称刘):我小时候的梦想是成为一个厨子、乡村剧团敲梆子的人或小学老师。这样就可以不离开故乡,可以生活在外祖母的身边。
记:这么看来,外祖母对您的影响很深。
刘:我的世界观、方法论的形成很多来自于我的外祖母。外祖母当时在村里的名气很大,因为她割麦子割得比谁都快。她的秘诀是,只要弯下腰就不再直起来。人家歇她不歇,所以就比别人快。我很早就明白了这个道理,这也是我在日后文学创作上取得一点成绩的原因。
记:您曾是个叛逆的孩子吗?
刘:念大学的时候,从我进北大中文系的第一天起,每一个老师都告诉我,北大中文系不培养作家。我有悖老师的教诲。我妈不识字,我外祖母更不识字,而到我这儿,却以此谋生,有点“薄积厚发”的意思。我从事文学创作,从传承的角度来讲,确实有点儿叛逆。
记:您母亲养出个作家儿子,是不是特别自豪?
刘:当我母亲知道她的儿子从事的工作是文学创作,她曾经跟我有个“炉边谈话”。她说,听说你从事的行业??鲁迅的是一个手艺?鲁迅这个人在你们这个行业算是个大个儿?我读过鲁迅的书。我在小卖部卖酱油,闲来无事想学学认字,就翻了一本鲁迅的书,我给你念念:后院里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亏我不识字,我要识字,就可以这样写:供销社后院有两口缸。一缸是酱油,另一缸还是酱油。
反正,我妈觉得我的工作挺容易的,还总爱问我,文学有什么用?不过,我妈爱看电视剧。她觉得中国这些年最好看的电视剧就两部,一部是老版《红楼梦》,还有一部就是电视剧版的《手机》(改编自她儿子的小说)。
记:那您怎么回答这个问题——文学有什么用?
刘:文学除了表现生活,揭示生活之外,它还解决了所有学科都解决不了的一个问题——死的问题。清朝的人都死了,但是还有几个人活着——他们是宝玉、黛玉、宝钗、袭人……他们不但不会死,而且永葆青春。文学能够把青春、记忆、情感在时间和空间的坐标上给凝固住,这是文学真正的魅力。除此之外,它的背后一定有另外的更深的东西值得我们去不断探寻。真正伟大的文学家都同时是思想家。
幽默的不是我。是生活本身
记:您的小说给人的感觉就是在城市和乡土之间肆意游走,一边,从早年的《故乡天下黄花》到后来的《一句顶一万句》,故土情愫很浓。另一边,您在北京生活很多年,从《一地鸡毛》《单位》到《手机》,城市生活百态也拿捏得相当好,《温故1942》又是另一种情怀,这些不同的题材怎么能够分别都驾驭得这么好,您是怎么做到的?
刘:写农村还是写城市不重要,重要的是作者与作品之间的关系,你怎么去看待作品里这些人物看待世界的方式。作品背后的哲学才是最重要的。
其实我接下来特别想写一个作品,《一地鸡毛》的续篇。30年过去了,中国社会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从过去单一的权力社会的社会结构,到现在权力社会、金钱社会双重的社会结构。这些变化,30年来是怎么压在小林的身上,让他从小林变成老林。一个有能力的作家,不可能一直用同一种模式创作,一定会想去创新。
记:能谈谈您和冯小刚导演合作的新电影《1942》吗?
刘:其实开始我觉得《温故1942》不适合拍电影,这是纪实体小说。但冯小刚导演却通过各种努力把它拍成了电影。《温故1942》最重要的不是苦难而是面对苦难的态度,不是改编的部分而是背后的态度。大家可以看到,这部电影和他之前几部电影的不同。冯小刚是个好导演。大家都说他是商业片导演,其实他的片子里并没有特别强烈的商业元素,没有暴力,没有性,可他的电影又确实有票房,这里面肯定有不一样的东西。他改编过我的一些作品,比如《一地鸡毛》《手机》《温故1942》,严格说,我的小说从来不讲故事,也没有完整的情节,是随着人的情感流淌的。这其实是不适合改编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