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人楚天舒海南情结
诗人楚天舒海南情结
三月的北京,屋外还有着丝丝的凉意。在央视老故事频道的院落中的一个小阁楼办公室,诗人楚天舒讲述了他的闯海故事。
“我是2005年离开海南到北京来的。”刚喝了点小酒的诗人,脸上微醺,他介绍说,“当时和老故事的总裁在海南相识,他给了我一个电话,他告诉我把海职院的教务辞掉,到北京去。当时也不知道去北京干什么,他也没告诉我要做什么。到了北京后,老故事的办公楼正在装修,老故事俱乐部也在初步装修,还没有进入正式的营业状态,他告诉我这个地方由我来接管。不管是餐饮还是电影业,和我原来从事的事情完全是两码事,但是我把当初到海南的那种创业精神用到这里。”
这是一个很安静的院子,即使院子外车水马龙,但院子里却是安静异常,院子中的老故事西餐厅就是由诗人楚天舒经营,他就经常在此地接纳着那些闯海的朋友。
时过境迁,说起那??故事,楚天舒是那样的平静,犹如是昨天发生的一样。“我算是较晚上岛的。92年我刚读书毕业,正赶上海南建省几年。去之前对海南并不了解,在课本上对这个小岛有模糊的印象,那个地方很美好,那个地方与我所处的长江流域的环境是截然不同的天地,成为了我心底的一份向往。我哥在海南工作,学校一毕业我就跟着他来到了海南,我人生最美好的15年时光待在了那里。我学的是服装专业,所以来到海南开始就是做服装行业。最开始是到服装公司做工人,做车间主任、厂长,后来就开服装连锁、设计、销售一条龙,后来又到海职院教书。”
“记得是在92年正月份离开湖北黄冈老家,坐了从武汉到湛江的火车,当时走了两天多。夕阳西下,在湛江上岸,在秀英下岸。在湛江上船时下了非常大的雨,海浪很急,好在船比较大,抗风浪能力很强。然后在海上航行了八个多小时,一路风浪颠波得让人很难受。但是也非常奇妙,快到秀英港的时候雨过天晴,西边都是漫天的红霞,一片陆地慢慢的呈现在你的眼前,一排排椰子树,像站立的少女婀娜多姿,长发飘飘,这个场景永远的刻在我的脑海里。
从秀英上岸后就直接到府城。府城、秀英区、美兰区、金盘这些地方我都工作过,自己的足迹踏遍大街小巷。
有的时候就一个人走到红城湖旁边,秀英港旁边,碰到困难的时候也仰天长叹:未来在哪里?人生将走向哪里?很迷茫,但迷茫过后,第二天还依然去做自己的事,到了96年、97年,由于一些客观的原因,海南的经济有所停顿,甚至倒退,一大部分人都离开海南,但有一部分留下来了,我当时还是留下来,一直坚守到2005年年底。
现在回想起来觉得很好玩。我曾经也和海南的本地人打过架,当年矛盾激化,为了平息事件去找朋友帮忙。现在和海南的人都成了很好的朋友,这些朋友都是我人生中的财富。
有人说海南是文化的沙漠,我觉得这些人不了解海南,另外他在海南也没有把自己浴火重生起来。我是很感谢海南,让我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并成长。虽然当时海南的信息闭塞,但是这积累对我现在很重要。
92年开始到05年结束,快离开海南岛到北京来的时候,我到海南职业学院服装系教了一段时间书。主业是服装业,副业是写作。当时来海南一个是为了生存,另一个是为了自己的兴趣、爱好能有所发展。到了海南,天南海北的闯海人汇集,各种思潮、各种理念不断的碰撞和交流,这让我的人生有了质的飞跃和提升。
当年从大别山赤手空拳来到海岛,所有的一切都要靠自己的一双眼、一颗心、一双手还有一腔热血,全心的去努力去创造,我的动力就来自这个宝岛,所以我始终把它当做我的第二故乡。现在每年都会抽出一个月的时间回到海南,休息一下,见见朋友,再寻找新的机会。海南在我心中的位置超过了湖北,我十年之中才会回两次湖北,最近几年才会略微频繁一点,也就是一年一次,在湖北最多没超过一个礼拜的时间。但我在海南待的时间最少都要在20天。”
楚天舒喝了口茶,接着说起现在的老故事餐吧与海南的梦想。
“在海南以衣服为业,到北京是一个360度的大转弯,到了中央电视台信息制作中心老故事频道,很重要的原因是我在海南对文学有所坚持,有了不错的文学基础,我是老故事最初的几个创始人之一。我一方面着手做老故事下面的会所,老故事餐吧,story club。这个俱乐部一方面作为自己的一个会所接待天南海北的朋友们,另一方面我们也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
我在北京工作,但与海南岛的朋友都还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向他们请教,向他们学习。七年后的今天,老故事频道和老故事会所也成了北京城比较知名的文人荟萃的会所。”
诗人楚天舒还在北京四合院里面创建中国诗人俱乐部。他说,这种情怀仍然来自海南,来自海南当时的诗歌情怀,文化积累,七年来举办了中外大小诗歌、文化活动将近三百场,这个地方已经成了北京城的诗歌地标。
“2008年我做中央电视台新影中心的总策划,总制片。又回到海口拍了一部《百年海口》,把海口的百年史纪录了下来。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