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轰动香港“一碗饭运动”
轰动香港“一碗饭运动”
1941年8月,宋庆龄领导的“保卫中国同盟”在香港发起“一碗饭运动”。短短的几天里,成千上万的市民涌入饭店,餐馆争吃“爱国饭”,其场景空前,蔚为壮观。
为“工合”筹款
1937年7月,日军大举进犯。在很短的时间里,中国的工业就遭受了沉重的打击。主要工业城市或陷于敌手或毁于战火,生产能力丧失3/4。如不能重建工业,战时的军需民用便无法维持。同时,只有解决千百万难民的劳动就业,后方秩序才能安定。这是关系到抗战能否继续下去的重要问题。当年11月,国际友人艾黎、斯诺与中国爱国进步人士胡愈之、沙千里、徐新六、卢广绵等提出了推动中国工业合作运动的计划。宋庆龄全力支持这一计划。
1938年8月5日,中国工业合作协会在汉口成立,孔祥熙任理事长,宋庆龄任名誉理事长,艾黎作为技术顾问负责协会的组织工作。协会的宗旨是把后方的人力、???力动员组织起来,发展工业生产,支持长期抗战。为了从海外筹募捐款和物资支援中国工合运动,次年1月,宋庆龄又在香港成立了中国工合国际委员会。
“工合”运动发展迅速,从1938年8月在宝鸡建立第一个工业合作社,到1941年春,已在战区和后方的18个省区建立了2000多个生产合作社,社员5万余人,参加工作者达20余万人,月总产值达2000万元以上。合作社90%的产品,都是有助于民生和国防的。为了解决军队和老百姓穿衣、铺盖的基本需求,合作社中纺织业占50%。1940年年底以前,仅西北及川康的合作社就生产军毯140万条。在一些战区,野战军的服装粮秣,全靠合作社供应。“工合”已成为野战军离不开的军需处。
但是随着日寇快速入侵,涌入大后方的难民越来越多,加之物价高涨,合作社的资金周转困难,致使发展计划不能如期实现。宋庆龄为此忧心忡忡。为了进一步扩大工业合作社,使难民伤兵得到妥善安置,她决定以“保卫中国同盟”的名义,在香港发起“一碗饭运动”,为“工合”募捐。
“一碗饭运动”,最初是由美国医药援华会和旅美华侨团体于1938年在美国发起的,目的是筹集捐款救济中国的战争灾民。之后,每年都举行一次,并推广到英国和古巴等地。
宋庆龄的提议,得到香港各界的热情支持。1941年5月初,“一碗饭运动”委员会宣告成立,宋庆龄任名誉主席,香港立法局华人首席议员罗文锦为主席,“保卫中国同盟”名誉书记、香港医务总监司徒永觉的妻子克拉克夫人为副主席。委员中还包括各公团领袖、各界名流。为了协助推动“一碗饭运动”,香港华商总会成立特种委员会负责具体筹办。委员会决定发售餐券1万张,每券港币2元,认购者可持券到提供赞助的餐馆、茶室吃炒饭一碗。发售饭券的所有收入,全部赠送给“工合”用于救济华北灾民。
委员会宣布,“一碗饭运动”将于7月1日举行开幕式,而后用一个月时间进行宣传并推销饭券,发动各饭店、酒家认捐炒饭;8月1日起正式启动,时间为3天。
认捐积极踊跃
7月1日,香港报纸登出消息,各酒楼餐室认捐炒饭已达12000碗,较原定计划中的一万碗,超过2000碗。消息称:“孙夫人等定于今晚八时假座湾仔英京酒家举行成立典礼,开启发动工作。”
当晚,庄士敦道英京酒家四周的马路上人潮涌动,大家争相一睹国母的风采,香港政府不得不出动大批警察去维持秩序。
会场设在英京酒家五楼。典礼由“一碗饭运动”委员会主席罗文锦主持,各界代表150余人出席。活动得到港英当局的全力支持。港督罗富国因病不能出席,特致函“一碗饭运动”发起人宋庆龄和司徒永觉夫人,表示他的敬意。会议开始后,罗文锦宣读了这封信。罗富国在信中专门写道:中英两国此时都惨遭轰炸,两国人民同处水深火热之中。他表示,深信香港的“一碗饭运动”一定能取得成功。
在热烈的掌声中,宋庆龄发表了演说。她感谢大家对“一碗饭运动”的赞助,并深入阐述了“一碗饭运动”的意义。
宋庆龄说:
‘碗饭运动’不但是募了捐去救济被难的人们,并且是要节饮节食,来表示牺牲的意思。这是我们做人的美德,无论中外,无论古今,都是值得赞扬的。
“‘一碗饭运动’是同情于我们抗战建国,而发扬民主精神的表示。最初由华侨和美国的同情者发起,已经在美国普遍地举行了三次,伦敦方面也曾经举行过。今晚在这150余万华侨最多的香港首次举行,并承各友邦同情的友人们都来参加,这是何等有意义!”
“香港的‘一碗饭运动’,更含着一种深长的意义,因为这次捐款是要帮助工业合作社去组织及救济难民、伤兵,这是巩固经济阵线,是生产救国,是帮助人们去帮助自己,是最妥当的一种救济事业。工业合作社是民主性的组织,我们这样富有民主性的‘一碗饭运动’,来使工业合作社完成救济事业,岂不是很愉快而值得提倡的吗?”
宋庆龄讲得很兴奋,脸上都泛起了红晕,与会者深为感动。但谁也没有想到,她是在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