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郭亮与李灿英血染爱情
郭亮与李灿英血染爱情
郭亮是今长沙市望城区铜官人,中国共产党早期著名工人运动领袖。为了革命,他多次推迟结婚。他的妻子李灿英与他心心相印,在革命的道路上相濡以沫,生死与共,谱写了坚贞不屈,恩爱相依的生死恋情。
风雨中盛开的爱情之花
郭亮生于1901年12月3日,原名郭靖笳,因为个头不高,人们昵称他为“郭矮公”。他的父亲郭弼林是一名乡村塾师,母亲邹氏端庄贤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妇女。郭亮自小聪明好学,才识过人。1912年他在西湖寺高小读预科的时候,自作主张,改名郭亮,他希望自己长大后,像三国时的诸葛亮一样足智多谋。
郭亮喜欢思考社会问题,他写的作文《问问社会》,发人深省,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他智斗自治局官绅,飞舟湘江,怒斥炮轰铜官的英国商轮,更被当地人传得神乎其神
郭亮的这一系列举动深深打动了与他一起长大的李灿英的芳心。李灿英的父亲李迪林,曾是郭亮所在西湖寺高小的老师。郭亮常到李老师家请教问题和借阅书籍。李灿英经常陪在父亲身边,听他们讨论问题,并给他们泡上喷香的芝麻豆子茶。等他们讨论完后,她就与郭亮一起到父亲的书房读书学习,也跟郭亮谈论起“为什么穷”和“为什么富”的问题来。李迪林很喜欢郭亮,有意将女儿李灿英许配于他。
李迪林写了一封信给郭弼林,叫郭亮带去,说有要事相商。郭弼林接信后,还以为儿子郭亮又闯了祸,急急忙忙赶到李家,两家本有交情,李迪林也就不拐弯抹角了,开门见山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郭弼林。郭弼林也很喜欢聪明俊秀的李灿英,两人一拍即合,为郭亮和李灿英订婚。
两人订婚后,郭亮进入靖港长沙县立高小读书。1915年秋天,考入了湖南省长郡联立中学。到长沙读书后,郭亮结识了毛泽东、蔡和森等一大批有志青年,积极参加各种革命活动。后因家境变故,郭亮被迫辍学回乡在郭家祠堂当了一名小学老师。虽然教学效果很好,但因不肯行贿和好酒好肉招待长沙县署视学员,被解除了教职。当时有人劝他,把李灿英接过来完婚,好好居家过日子算了。郭亮却没有这样做,他在给同学的信中这样写道:“完婚的事,这两年内当不敢举行。盖早婚为我国近来青年人之通病。亮虽不敏,胡敢自投陷阱,贻误终身?”明确表示早婚将带来家庭的拖累,耽误自己的前途。他还对自己的父亲表示说:“不改造这个国家,什么事情也办不成!”李灿英和他心心相印,也支持郭亮这样做。
冬天来了,李灿英在家乡十分挂念出门在外的未婚夫郭亮,她买了许多毛线,每天晚上坐在煤油灯下编织毛衣,一针一线倾注着她对郭亮的满腔爱怜。等郭亮回家时,李灿英来到郭家,把毛衣塞到郭亮怀里。郭亮诉说着自己的思念之情和远大理想,李灿英越听越入迷,深深地为郭亮所说的革命道理折服,在她的眼前闪现出革命的五彩火花,两颗心越贴越紧。此日分开后,两人书信往来,共同探讨着革命的真谛。
1919年冬天,郭亮积极投入驱逐湖南反动督军张敬尧的斗争,在铜官一带四处奔走。当地团防局头子何迈泉,人称“何八屠夫”,带领团丁前来捉拿郭亮。郭亮闻讯后,顶风冒雨,从容地转移到了未婚妻李灿英家里。之后,李灿英帮郭亮男扮女装,郭亮扮作李灿英的表姊妹,李灿英提着个小竹篮子,郭亮打着把洋布伞,把伞放得低低的,李灿英的一只手就搭在郭亮的肩膀上,三步两步闪过了何八屠夫的视线。
这次巧妙脱险后,郭亮说服父兄,离开了铜官,于1920年秋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秘密参加了毛泽东组织的新民学会。这时,李灿英也来到省会长沙。当时她已经19岁,便进入自治女子职业学校学习缝纫。在郭亮的影响和帮助下,李灿英除了学习,还积极热情地投入到当时轰轰烈烈的学生运动之中。在此期间,郭亮、李灿英先后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2年8月,郭亮从长沙新河乘火车到达岳州。他脱下长袍,穿上便装,深入广大的工人之中,成立了粤汉铁路岳州工人俱乐部,还决定创办工人报纸。郭亮要办报刊,却身无分文,正当苦无办法的时候,碰巧他的二嫂瞿绍清带着李灿英,搭丁字湾运麻石的便船来到岳州看他。李灿英听说郭亮为办报无钱而愁得焦头烂额后,就主动从怀里掏出她母亲送给她的一条金项链,塞给了郭亮。郭亮猛地呆住了,心想这是人家母亲送给女儿的纪念物,未婚妻没过门,就这样伸手接过来,多不好意思呀。他本想不要,但转念一想,没有钱报办不成,又如何去唤起民众的觉醒呢?为了买纸出版《工人之路》,他不得不忍痛把未婚妻的金项链送进了当铺,换了15块光洋,将报纸办了起来。
1923年2月5日,郭亮的父亲郭弼林与家人商议后,决定让郭亮与李灿英完婚。婚礼从速从简,不坐轿子,不送帖子,只将邹寿桐、徐继规、李迪林3位请来,他们都是郭亮的老师,再加上全家的人,就用常吃的食品菜蔬,摆了个“品”字席,大家入座,边吃边贺,算是郭亮与李灿英的结婚典礼。
二嫂瞿绍清在郭亮读过书的那间房里,叠好两床被子,摆齐一对枕头,点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