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迪厄:文化与权力1.docVIP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布迪厄:文化与权力1

布迪厄:文化与权力 一、布迪厄是谁?一个哲学家?不错,他早年就在哲学家高歇的指导下完成过一篇讨论莱布尼兹的论文,他还出版过《1945年以来法国的社会学与哲学》、《马丁·海德格尔的政治本体论》这样的专著,实际上再也没有什么比他晦涩难懂的哲学术语、冗长句子更能说明他的哲学倾向了;但是我们也可以以同样的理由说他是个人类学家,他的《实践理论大纲》和《实践的逻辑》已经成为人类学的经典;可以说他是个教育学家,他在英语世界获得的最初的声誉,来源之一就是他在《教育、社会和文化的再生产》中对于教育体制保守功能的批判;可以说他是个语言学家,他的《语言与符号权力》在语言学界被广泛征引;可以说他是个文艺理论家或者美学家,他的煌煌巨著《区隔:趣味判断的社会批判》、《艺术的法则》和论文集《文化生产场:论艺术和文学》在某种程度上摧毁了康德以来的一些我们视为常识的一些文学、美学观念……类似的头衔还可以继续列举下去。当然,无论是普通学人还是布迪厄本人,都把他定位一个社会学家,但是,当我们这样说的时候,布迪厄已经使社会学的含义发生了变化,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他是一个社会学的社会学家。换句话说,他已经几乎将社会学等同于普遍性的社会科学,等同于一种元科学。既然如此百科全书,他为什么直到世纪之交,在汉语学界才开始显山露水?实际上他即使在英语世界,其名声也是姗姗来迟。何以会如此呢?但是且慢,我们先来看看他的学术生涯。二、外省的陌生人海涅曾经说康德没有历史,意思是说他的个人生平平淡无奇。这样的话用在布迪厄身上不知是否同样适当。布迪厄对于他自己的个人生活是非常吝于笔墨的。我们知道,他1930年出生于法国西南部的一座小城镇,Deguin,这地方小到法汉大辞典上查不到。他父亲是个名不见经传的乡村邮递员。操着一口家乡方言,完全依靠自己的个人奋斗,1951年,布迪厄得以进入著名的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很难设想别的学校能够象她一样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向世人贡献这么多的学术巨匠:涂尔干,阿尔都塞,柏格森,列维- 斯特劳斯,梅洛- 庞蒂,萨特,阿隆,福科是早他三年的学兄,德里达是比他低一届的学弟,而著名历史学家拉杜里和叙事理论家热奈特是他的同学。当年弗洛伊德曾经崇拜汉尼拔,因为汉尼拔作为迦太基人永远挑战罗马的雄心,正好与弗氏作为犹太人挑战西方主流观念的理想遥相呼应。布迪厄尽管就读于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尽管在1981年入选为法兰西学院唯一的社会学院士,尽管在1993年他获得了CNRS金质奖这一殊荣(此前仅有列维- 斯特劳斯在1968年获得过),尽管他在国际学术界声誉日隆,如日中天(1989年的调查表明,他在英语文献中的引用率在法国思想家中仅次于福科,而列维- 斯特劳斯、德里达、阿尔都塞、萨特、拉康、波德里亚分别排名为3 、4 、5 、6 、9 、10),从而达到了公认的学术金字塔的顶峰,但是,他从来没有忘记过他的社会出生和外省背景,并且将这种边缘意识转化为对于任何主流话语的拒斥:他把自己的任务界定为反对一切符号统治,反对任何合法形式的不平等。在学术姿态和政治立场上,他总几乎是刻意的保持与主流话语的距离。斯大林主义盛行的时候,他与德里达等人组织自由委员会;他参加阿尔都塞的马克思主义小组,但是从未成为其信徒;70年代以来马克思主义在广受攻击的时候,他却大量的引述马克思的诸多观点。布迪厄很少参加法国知识分子热衷的签名活动,而1968年的5 月风暴对他来说只不过是一场毫无政治效果的“符号暴动”。布迪厄曾经对知识分子有一个著名说法:它既反对X ,也反对非X.这话用在他自己身上最合适。有人认为他代表着左派所放弃的一切,甚至说他利用世界的苦难来扩大自己的影响,但又有人形容他是“左翼强硬派社会批判家里健在的老前辈”。事实上正因为他的低调,因为他思想上不象德里达等人那样走偏锋,因为他一如既往地以陌生人的视点来观看社会世界,所以他才由于学术上不时髦而不为人知,但也会比之许多耀眼一时的学术明星获得更为经久和更为雄厚的学术资本。三、区隔:趣味分野与社会等级仅仅是从1958年到1995年,布迪厄就共发表了30本以上的专著和340 多篇论文,他涉猎的范围如此之广,探讨的内容如此复杂,在一篇几千字的短文中确实是不能达到其万一的。如果我们暂时不去关注他在超越主观主义和客观主义、理论研究与实证调查方面在方法论上的贡献,而只是把目光投向与我们的社会现实距离更近的文化和权力的领域,我们也许可以从他的《区隔》一书说起。在这本600 余页、附有大量图表的著作中,布迪厄首先把矛头对准了康德。康德的形式主义? 美学暗示,艺术天才乃是一种与生俱来的个人天赋,但是布迪厄的调查却表明,一切文化实践中存在的趣味,实际上与教育水平和社会出身(主要是指父亲的职业)两大因素相关。有什么样的文化消费者的社会等级,就有什么样的艺术消费等级。参观展览馆,听音乐会,阅

文档评论(0)

haowendangqw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