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艾滋病课件下载
AIDS/艾滋病Acquired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1981年在美国首先发现 洛衫矶5名同性恋者出现肺孢子虫肺炎 纽约26名同性恋者出现卡波济肉瘤 随之在药瘾者血友病患者发现类似病人 共同特征是细胞免疫功能低下 故称为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国外艾滋病流行现况 自1981年美国发现艾滋病以来,目前艾滋病已在全球广泛流行,到1997年12月,全球报告的爱滋病病例累计数已近190万例。估计全球HIV感染人数为3060万,即每100人(15-49岁)中就有1人为HIV感染者。每天约有16000人感染上爱滋病病毒。感染者中90%以上生活在发展中国家。在1997年,约有580万人新感染上HIV,其中59万是儿童。 病原体 HIV是近代由灵长类传给人类的。 是从数千年前侵入到哺乳类动物的祖先病毒演化而来。 HIV于1983年首先被鉴定是艾滋病的病原,属逆转录病毒科慢病毒属。 最早的HIV感染病例记载是1959年,1981年开始明显流行。 病原体 1983年在伴有淋巴腺病病人的淋巴结 中分离出病毒 1984年证实是AIDS的病原体 称为淋巴腺病相关病毒LAV III型人类嗜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HTLV-III AIDS相关逆转录病毒ARV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HIV的结构 是一直径100-200nm 20面体, 表面布满又尖又密的棘突 脂质 外膜,上有gp120蛋白和gp41 跨膜 蛋白 病毒颗粒核心部分由 基因组RNA;逆转录酶;内膜gp18; p24核蛋白构成 流行病学 1981年以来,全球共有6000多万HIV感染者; 累计总死亡人数为2180万; 目前存活感染者约4000万; 2001年新感染者 530万;死亡300万; 蔓延速度加快,每天1.6万新感染者; 发展中国家和亚洲地区疫情严重; 我国自1985年发现首例艾滋病患者以来,HIV感染已遍及31个省、市、自治区。 经过传入期、播散期,已经进入快速增长期。近年年增长速度约为30%。 截止2001年12月31日,共报告HIV感染者30736例,其中艾滋病患者1594例,死亡808例。 估计目前感染人数已经达到100万,如果不能得到有效控制,2010年将达1000万。 湖北省自1988年发现首例患者以来,累计报告HIV感染者为486例,患者77例,死亡37例;估计实际感染者达45000人。 传播途径 性接触传播:占70%-80%;其中异性间传播占70%,男性同性恋传播占5%-10%。 血液传播:包括静脉注射吸毒、医源性感染、输血和使用血液制品。 母婴传播:宫内传播、围产期传播和母乳传播 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感染。但是要避免共用牙刷和剃须刀。 无证据表明蚊虫叮咬会传播HIV。 How risky is kissing, hugging and touching? 发病机制 HIV感染人类T淋巴细胞依赖HIV-细胞间相互作用. HIV感染的受体:CD4分子。 Gp120 CD4+ T cell replication necrosis Stem cell(干细胞) mono-phagocyte(单核-吞噬细胞) B cell Nerve cell Intestinal epithelium cell(内脏上皮细胞) *HIV感染人体后,造成CD4+T细胞进行减少,损伤细胞免疫功能,最后导致各种机会感染和肿瘤,即AIDS。先前的研究表明,这种免疫功能的丧失是不可逆的。 *1997年提出的HAART(高效联合化疗)不仅有效地控制HIV复制,并能使AIDS病人的免疫功能得以重建,是近年来AIDS研究领域的重大进展之一。 HIV的体内储存库 体内潜在的HIV储存库包括存在于不同部位的各种长期存活的感染细胞。 1. 精液中T细胞和巨噬细胞。 2.中枢神经系统中单核巨噬细胞、小神经胶质细胞。 3.潜伏感染的静止性CD4 T细胞。 休眠CD4+T细胞感染后不能产生感染性病毒,但成为HIV-1的潜伏库。 由于具有复制能力前病毒可在休眠CD4+T细胞中持续以潜伏形式存在,所以这个病毒储库是联合抗病毒治疗清除HIV的一个主要障碍。 整合后潜伏的分子机制 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