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山学校第一课.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景山学校第一课

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1.孔子 春秋晚期,孔子创立儒家学派 ②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主张“克己复礼”,使每个人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 某天,鲁哀公请孔子进宫叙谈。哀公请孔子吃桃子,边上还有一盘黍子。孔子却恭敬地吃掉了黍子。哀公笑道:“夫子,侍人送上来的黍子,是用来擦桃子上的毛的,不是吃的。”孔子正色对哀公说:“主公啊,我不是不知道。但是,黍米是五谷尊者,是帝王用来祭祀天地及宗庙中最上等的谷物,其地位是很高的。但桃子地位是比较低贱的,祭祀时从不用。用尊贵的东西去擦拭低贱的东西,是君子所不为的。今天用五谷之长的黍米去擦拭低贱的桃子,臣以为这是违背周礼的。故我不敢那样做。”鲁哀公听了,大加赞赏地说:“夫子所言,真是太好了。” ③统治者要“以德治民”(民本思想) 2、孟子 3.荀子 比较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异同 6.韩非子 ①依法治国,系统的法制理论。 ②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理论。 问题探究:假如你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位君主,你会采用哪家的思想?为什么? * * *   自2004年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学院在韩国成立以来,已有百余家孔子学院遍布全球40多个国家,成为传播中国文化和推广汉语教学的全球品牌和平台。它秉承孔子“和为贵”、“和而不同”的理念,推动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以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为宗旨。 海外孔子学院分布图 孔林 孔府 孔庙 奥运会开幕式 孔子三千子弟高颂孔子语录. 重点:儒道墨法等家思想的主要内容。 难点:“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和历史意义。 教学重难点 一、“百家争鸣”的含义 所谓“百家”,是指“诸子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汉书·艺文志》上主要分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 所谓“争鸣”,是指“诸子百家”之间互相诘难、批驳而形成的局面。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这是中央电视台记者在采访中与一个西北放羊娃的对话: 你每天干什么? 放羊! 放羊为了什么? 挣钱! 挣了钱呢? 娶媳妇儿! 娶了媳妇后呢? 生娃娃! 生了娃娃,让他干什么……? 当然是放羊!!! 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反映。 历史规律: ①经济: ②政治: ③阶层关系: ④思想文化: 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迅速发展 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 教育和学术逐渐下移, 从“学在官府”发展为“学在民间” “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 二、“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 教育和学术逐渐下移, 从“学在官府”发展为“学在民间” 三、“百家争鸣”的表现 主要学派 代表人物 主要观点 儒家 道家 法家 墨家 ①核心是仁 ★“仁”就是“爱人” ★实现“仁”,要“己所不欲,勿施与人”。 、 (爱亲人→爱他人→爱众人) “仁者爱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克己复礼为仁” ④首创私学,主张“有教无类”,打破教育由奴隶主贵族垄断的局面。 你所知道的《论语》当中孔子的教育思想有哪些? 史书载,孔子率弟子周游列国时,曾在陈蔡两国交界处困饿七日,动荡的年代,他的“仁”的思想也处处碰壁,不被采纳。 思考:为什么春秋时期孔子的思想不被采纳? 周游列国 叶落归根 孟子名轲(前372-前289),邹国人,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被尊为“亚圣”,其言论录为《孟子》”。 ①“仁政”思想 ②民本思想(民贵君轻) ③伦理观:“性善论” ①政治思想: “仁义” “王道”; ②民本思想: 君舟民水 ③伦理观上: “性恶论” 孔子 孟子 荀子 同 仁的思想 民本思想 异 人性论 学思之窗P6 爱人 为政以德 性相近 仁政 仁义 民贵君轻 君舟民水 性善论 性恶论 (1)时代: (2)目的: (3)观点 孔子处于奴隶制瓦解春秋时期,孟子、荀子处于封建社会形成的战国时期。 孔子-维护奴隶制为目的;孟子、荀子-维护新兴地主阶级利益. 战国后期,儒学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 4.老子 ①万物的本源: ②清静无为,知足寡欲 老子认为最理想的社会,是百姓满足於原始简朴的生活,不奢求物质的享受。 ③政治 :“无为而治” 鸡犬之声相闻, 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老子认为越坚强的东西越容易折断,柔能胜刚。人若甘于柔弱,便能够不受伤害,免于痛苦。 ④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运动、矛盾的双方都是相互依存、不断转化的 祸兮,福之所倚; 福兮,祸之所伏。 5.庄子 ①万物是相

文档评论(0)

asd52251365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