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浅谈中职语文教学中情感教学.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中职语文教学中情感教学

浅谈中职语文教学中情感教学   摘要: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是一个人从事工作、学习的内在动力。课堂中,语文教师既是情感的体验者也是情感的实施者,在教学中采取有效的手段实施情感教学,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好的参与课堂教学,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关键词:情感;中职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1-0192-02   情感是艺术的生命,它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美国现代情感心理学家汤姆金说,情感起着放大“内驱力”的作用。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多种有效的手段实施情感教学,从而丰富、培养、发展学生的情感,使枯燥无味的“一言堂”变成趣味横生的课堂,那么语文教师如何在教学中注重情感教学呢?   一、因文施教,挖掘情感   语文学科有别于其他学科,不论什么体裁的文章,都包含了作家丰富的思想情感,特别是思想内容含蓄的文学作品,教师更要注重引导学生挖掘情感,用生动的美的形象去感染学生,向学生展示不同意境的美。中职语文新教材充分体现了“四基”教学目标,更加注重文章的选择,注重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体现。所选的每篇文章风格各异,要学习的知识侧重点不同,所表达的情感也不一样,因此教师要把握好每篇课文的内容,领悟文章所表达的情感,做到心中有数。例如中职语文下册(基础模块)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文章雄浑苍凉,大气磅礴,昂扬郁勃,给人以撼魂荡魄的艺术力量。教这类文章,教师要激情饱满,给学生造成一种激情昂扬的课堂气氛;又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文章语美、景美,给人一种优雅、朦胧、幽静的意境,作者思想情感的流露既含蓄又复杂,文中既有淡淡的忧愁,又有求得片刻宁静的淡淡的喜悦。教这类的文章要注意教学语言的优雅洁净,更要把重点放在充满情感的朗读上;让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体会作家表达的情感,获得美的享受。还有老舍《我的母亲》,它充分体现了对母亲的崇仰和缅怀,语言平实质朴,通俗浅显,??里行间却渗透着一种深切的感激和怀念之情。但它真正打动读者的却是作品所写的特定家境、心境,简朴的语言下蕴含的伟大母爱。字里行间流露的淡淡哀愁,使文章的情感显得忧伤,自然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效果。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感情的深沉,语调的沉稳、徐缓,从朗读中感受伟大的母爱和作家对母亲的怀念、感激之情。中职语文课本中,有很多优秀的名家作品,这些作品创作的时代不同,作家个性也不一样,其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等各有千秋。特别优秀的文学作品,作者“为情而造文”,对自己的作品都倾注了强烈的思想感情。而这种思想感情,正是作者创作作品的最主要的目的和依据。例如在学习施耐庵的《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课,对林冲逆来顺受,委曲求全,最后走上杀人,被迫上梁山的分析后,教师应通过提问、启发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明白,施耐庵先生在作品中对林冲形象的刻画——一个掌管八十万禁军的教头被发配到沧州看管草料场,大雪中沽酒取暖,与店小二遇见了仍说“我是罪囚”等一系列逆来顺受的形象,到后来得知陆虞候等三人火烧草料场,致其于死地时,林冲愤怒地提着花枪冲出庙门要了差拨等三人的性命便投东而去。这些生动的描写包含了先生对林冲这个人物的同情与歌颂,不仅是林冲这个封建制度下的个体反抗形象,其批判的矛头,更是尖锐的指向了孕育这个反抗形象温床——封建制度。总之,教师在讲课时,应把握作品的情感因素,满怀激情地把不同情感因素传递给学生,使他们受到情感的感染和熏陶,在情感中领会语文知识,在情感中培养语文能力。   二、语言体验,传递感情   生活中,人们“传情”的方式多种多样。而教师在课堂中表达情感主要使用的是语言。职校学生正处于青春时期,他们富有情感,热爱生活,充满激情和幻想,在阅读课文时,容易在语言的刺激下产生不同的情感活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语言手段的激情作用,根据不同作品的不同情感格调“因情制宜”,让浓郁、饱满的情感浸入学生的心田;同时,教师还应注意语言、语速、语调等形式的变化和结合。当然,许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非一条直线,而是复杂的、跌宕起伏的,阅读时要灵活变化。法国作家莫泊桑的《项链》所体现的情感变化一波三折。文中开始部分描述了主人公马蒂尔德的身世、家境和想参加夜会的心理活动。这时的马蒂尔德还是一个爱美,贪图享受,充满幻想的女人。她整天在家梦想过高雅和奢华的生活,但家境却使她感到痛苦。教师泛读这部分内容时,语调应灵活变化,轻松、欢快到低沉、忧伤。随着情节的发展,马蒂尔德陶醉在夜总会之时,她得到了成功,人物感情发生了急剧的变化:陶醉在“幸福的云雾里”,陶醉在“最美满最幸福的胜利里”,满脸笑容,兴高采烈,与之前的愁眉苦脸,哭哭啼啼判若两人。这些情感的变化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