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感恩教育.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感恩教育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感恩教育   【摘要】感恩既是人文精神的重要内涵,又是提高学生品德修养,帮助他们逐步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重要的教学内容。充分利用教科书中的丰富的感恩教育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知恩、感恩和报恩,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感恩教育   陶志琼博士提出: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我认为,感恩教育就是教育者遵循德育规律,通过有效的方法与手段引导受教育者培养感恩意识,在个人和社会许可的范围内报恩于行的系统活动过程。感恩意识是需要培养的。教育者要引导学生逐渐养成感恩的心态和习惯,使感恩成为自觉的思维意识和行为习惯,并作为个人个性品质永久存在。   然而当前,小学生的感恩意识非常淡薄。由于父母对子女的娇惯和溺爱,滋长了孩子们的自我意识,一切活动都以自我为中心,在家中是小皇帝、小公主,在学校则目空一切,眼中只有自己,形成了只知道我该怎么样,不知该我怎样;只知我要什么,不知要我什么。很多孩子在大把大把的浪费时,早已经忘却了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把父母为之的付出看得理所当然,他们记得住自己的偶像,却记不住自己父母的生日。为了我们的民族,为了我们礼仪之邦千百年的荣誉,更为了我们祖国的花朵,我们必须教育我们的学生学会感恩,培养学生的感恩品质。因此,我认为,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感恩教育的资源,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那么,应该怎样利用教材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呢?   1.教师要有一颗感恩的心   我们感谢的恩有很多很多:感谢父母,是他们给予我们生命,把我们抚养成人;感谢老师,是他们教给我们知识,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感谢朋友,是他们让我们感受到人间的温暖;感谢祖国,祖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感谢社会,它使我们在文明、和谐的社会中成长、进步。   2.要善于挖掘教材中感恩教育的内容   小学语文教材中所表现的恩是丰富多彩的,概括地说有父母之恩、祖国之恩、社会之恩、自然之恩等。   父母之恩。天大地大不如父母之恩大,感谢父母的恩情,是人生中最基本的情感。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多角度理解父母之恩。如《可贵的沉默》教育我们在接受父母给予自己爱的同时,还要学会关心父母,以行动回报父母之爱;《万年牢》为我们讲述了一位父亲真诚为人、做事的故事,通过学习可以使我们感受到父亲做人做事认真实在的道德风范。   祖国之恩。我们要从描写祖国各地风景的文章中感知祖国的地大物博,如《青海湖,梦幻般的湖》为我们描绘了青海湖壮丽的景色,了解了湖中蕴藏着丰富的生活物资,感受了大自然的魅力,更要从民族文化中感知祖国的博大精深,丰富底蕴;如《秦兵马俑》让我们感受了兵马俑的壮观,为我们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激发了民族自豪感,还要从祖国优秀儿女的英雄事迹中感知祖国的凝聚力和无尽的恩情;如《一面五星红旗》中感受了我在极度困难的处境下,拒绝面包店老板用国旗换面包的要求,以自己的爱国精神维护了祖国的尊严。   社会之恩。今天的学生是未来社会的栋梁,我们不仅要把学生培养为有个性的人,还要把学生培养为社会人,教育学生有爱心,爱社会,爱人类,培养学生博大的胸怀。我们要引导学生,从《将心比心》课文中学会主动地关心、爱护他人,懂得爱人者,人恒敬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的道理;从《检阅》等课文感受对残疾人的尊重和爱护,明白要尊重每一个个体的平等权利;从《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课文中感受老一辈教育家对青少年的关爱。   自然之恩。大自然不仅为我们提供了生存的物质条件,还以壮丽秀美的山川哺育我们的精神。教材中就有许多挖掘大自然之美的佳作。如《燕子专列》表现了人类对鸟儿博大的爱心,呼吁人们要保护动物;《自然之道》告诉我们,不按自然规律办事,往往回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月球之谜》作者从皓月当空的美好景象说到人类第一次登月看到月面,使我们真正感受到了月亮的神秘和魅力。   3.要形成感恩教育的价值取向   语文课文中的感恩教育,要在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感恩的价值观。   3.1 学会感恩,就要珍爱生命。   珍惜自己的生命,对大自然、对父母,对祖国、对社会,都是一种感恩的表现。每个人来到人世间都只有一次,珍惜生命,是对大自然的最好的回报;父母茹苦含辛养育我们,就是希望我们长大成人,一生平安,珍惜生命,是对父母的最好的回报;祖国,社会,为我们提供健康成长的阳光土壤,珍惜生命,是对祖国对社会最好的回报。珍惜生命,就是要爱惜自己的身体,滋养自己的精气神,就是要远离危险,包括交通违章、吸毒,还有形形色色的犯罪等。   3.2 学会感恩,就要培养责任意识。   责任意识是指个人对自己和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