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质学 第11,12章
第三篇 矿床水文地质
第十一章 地下水基本知识
自然界中的水,存在于大气中、地壳表面和地壳内。大气中的水呈水蒸气及云、雾、雨、雪和冰雹等形态存在于空气中。地壳表面的水分布在河流、湖泊和海洋中,或呈冰雪覆盖于高山顶部。地壳里的水,存在于岩土空隙中,也有气态、液态和固态等三种不同的形态。大气中的水叫做大气水,地壳表面的水叫做地表水,地壳内的水则叫做地下水。专门研究地下水的成因、分类、物理性质、化学成分及其运动规律的科学称为水文地质学。因此,常把与地下水有关的问题称为水文地质问题;把与地下水有关的地质条件称为水文地质条件。
地下水和地表水、大气降水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构成自然界的水循环:地表水和地下水受到太阳辐射热力的作用,蒸发变成水蒸气上升到大气中,当其遇冷就凝结变成雾、雨、雪、冰雹等,由于地心引力作用,重新降落到地壳表面,其中一部分沿着岩土空隙渗入到地下,形成地下水。地下水除少部分蒸发到大气中外,大部分沿岩土空隙在地下流动,最终也是注入到地表水体里。因此,研究地下水的活动规律,或解决采矿过程中遇到的地下水问题时,不能脱离开自然界中的水循环,即不能脱离开大气降水和地表水。
第一节 地下水的赋存状态
一、 岩土的空隙性
岩土中的空隙是地下水存在的环境,环境的好坏,即岩石空隙的大小、多少、联通程度和分布状况等决定地下水的存在和运动规律。根据岩土空隙的成因和结构的不同,岩土的空隙可分为三种类型:孔隙、裂隙和岩溶溶洞。
1. 孔隙 土(粘土、砂土、砾石等)和碎屑岩等沉积岩,其中的颗粒和颗粒集合体间存在着空隙,这种空隙称为孔隙。
不同岩土孔隙的大小和多少不一样。较粗颗粒组成的岩土具有较大的孔隙,但孔隙的数量较少。常用孔隙度(n)表示孔隙的发育程度,孔隙度为孔隙体积(Vn)与包括孔隙在内的岩石总体积(V)之比,以小数或百分数表示。其表示式如下:
n = 或 n = ×100% (11-1) 岩土孔隙度的大小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例如颗粒的排列情况、均匀程度,颗粒形状和颗粒间的胶结情况等。不同岩土的孔隙度相差很大,松散沉积物的孔隙度一般常介于26%~47.6%之间。如果颗粒大小比较均匀,形状越不规则,棱角越大,孔隙度也越大。然而自然界的岩土颗粒大小是不均匀的,当大颗粒间的空隙中充填了较小的颗粒时,孔隙度就会降低。因此,颗粒大小越是不均匀的岩土,孔隙度越小。没有完全胶结的沉积岩,胶结程度越差,孔隙度越大,胶结好的岩石则孔隙度小。
2. 裂隙 坚硬岩石由于岩浆的冷凝作用,或地壳运动中构造应力的作用和外力的风化剥蚀作用,在岩石中产生了各式各样的裂缝,称为裂隙。
裂隙在岩石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大小相差也很悬殊。在裂隙岩层中,往往某些地方裂隙特别发育,另一些地方则发育较差或根本不发育,特别是断裂带的构造裂隙,这种不均匀性更为明显。衡量裂隙发育程度的指标是裂隙度(Kt),也称为裂隙率。它是裂隙体积(Vt)与包括裂隙在内的岩石总体积(V)之比,用百分数表示。其表示式如下:
Kt = ×100% (11-2)
裂隙度的测定多在岩层露头处或矿山坑道中进行。其方法是首先测量一块具有典型意义的岩层露头面积(F),然后逐一测量该面积上裂隙的长度(L)及平均宽度(B),按下式计算裂隙度。
Kt = ×100% (11-3)
这样测得的裂隙度又称面裂隙度,此外,根据钻孔中所取岩心还可以求得岩石的线裂隙度。
3. 岩溶溶洞 地下水溶蚀了某些可溶性岩石(如石灰岩、石膏、岩盐等),而在岩石中形成的洞穴称岩溶溶洞。岩石中岩溶溶洞的不均匀性较裂隙更甚,大的岩溶溶洞,体积可达数十万立方米以上。衡量岩溶溶洞发育程度的指标称为溶洞度(Kk),也叫岩溶率。它等于可溶性岩层中岩溶溶洞的体积(Vk)与包括岩溶溶洞在内的岩石总体积(V)之比,用百分数表示。其表示式如下:
Kk = ×100% (11-4)
岩溶溶洞度通常由钻孔中所取得的岩心测量而得。
二、 水在岩土中存在的形式
根据水在空隙中的物理状态,水与岩土颗粒的相互作用等特征,一般将水在空隙中存在的形式分为六种,即气态水、吸着水、薄膜水、毛细水、重力水和固态水(图11-1)。
图11-1 水在岩土中的各种形式示意图
1—岩土颗粒;2—气态的水分子
A-带少量吸着水的颗粒;B-布满吸着水的颗粒;C-薄层薄膜水;D-厚层薄膜水;E-多余的薄膜水(重力水)
1. 气态水 气态水即水蒸气,和空气一起充填在岩土的空隙中。
2. 吸着水 当岩土空隙中的气态水与岩土颗粒表面接触时,即被岩土颗粒表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各高校2010年自主选拔录取招生简章.doc
- 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提高中学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doc
- 合理情绪—社交焦虑.doc
- 吉木萨尔县难点村整治存在的问题和措施.doc
- 吉林信息工程学校企合作管理制度.doc
- 吉林斗山2010年下半年培训计划.doc
- 吉林2010高考状元程思佳1.doc
- 吉信依林山庄食品集合资金信托计划说明.doc
- 吉林长春外国语学校10-11高二上期末考试--政治(文).doc
- 各国公共营养政策与法规介绍.ppt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