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混煤燃烧问题研究报告-昆明
混煤燃烧问题的研究 主要内容 1 研究背景 2 混煤燃烧特性 2.1 挥发分析出特性 等效挥发份 基于烟煤和无烟煤混煤试验数据拟合: 印尼煤与伊泰煤混煤的热重试验 印尼煤与伊泰煤混煤着火温度试验结果 2.2 混煤的着火稳定性指数 应用着火稳定性指数计算 2.3 混煤的燃尽特性 混煤的燃尽性试验台架 沉降炉燃尽率试验结果 印尼与伊泰混煤的燃尽时间、温度与燃尽率试验结果对比 2.4 煤燃尽性判别指数FZ 3 混煤的结渣特性 3.2 结渣判别 结渣综合指数R 3.3 混煤的灰熔点ST测定 3.4 混煤的灰熔点ST问题讨论 1、通过掺混是提高煤的灰熔点、减缓结渣的有效措施; 2、混煤的灰熔点不具备加和性,有时比两种单煤都低,有时比两种单煤都高. 印尼煤与伊泰煤灰成分分析 印尼煤与伊泰煤工业分析 4.1 炉膛结构性指数 炉膛结构结渣性指数Jz与 Jw为等值 4.2 锅炉特性常数 根据燃料特性和锅炉结构特性相关性拟合下列公式: Jw+6.48lnRw=常数(Sw) Jj+0.274lnRJ=常数(SJ) Jz = 常数(Sz) 锅炉着火稳定性常数 Sw=15.5~17.1 锅炉燃尽性常数 SJ=2.01~2.4 锅炉结渣性常数 Sz=5.8~7.3 这些常数的来源讨论! 4.3 计算实例 5 配煤原则 配煤煤质使燃煤锅炉达到最佳燃烧工况(效率) 选用煤种适应煤炭市场变化(价格) 控制燃煤灰熔融性及沾污性(安全) 控制有害元素的排放(环保) 运用多目标模糊决策法确定最佳混煤方案 实例分析 烟煤与无烟煤混300MW 掺烧印尼煤600MW 混煤燃烧的实践之一 越南鸿基煤和烟煤混煤燃烧,实验中混煤比例控制为1:1,通过两个斗轮机同时抓无烟煤和烟煤,卸到同一条运输皮带上进行混合,基本混合均匀。电厂制粉系统采用中间仓储式钢球磨煤机系统,混煤在磨煤机出口的控制温度按照混煤的评价挥发份来确定,可以保证制粉过程和粉仓储粉的安全。尽管一次风管气流温度在200-230℃,但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并没有出现烟煤在燃烧器喷口提前燃烧甚至烧坏一次风管的问题。混煤在炉膛内的着火稳定性较好。但在试烧无烟煤和烟煤比例为2:1的混煤时,发现锅炉燃烧器喷口着火点推迟,出现燃烧不稳定现象,表明混煤的着火特性急剧偏向无烟煤。混煤对各段受热面的换热没有明显影响。混煤的飞灰可燃物要明显比单一煤种大许多,这主要是由于混煤中无烟煤燃烧不完全造成的,这中间有其燃烧特性的原因,也有其粒度较大的原因。 混煤燃烧的实践之二 锅炉设计神华煤中进行掺烧印尼煤。试验结果表明,锅炉在C、E磨上烧印尼煤,其它磨上神华煤时,机组能满负荷运行,锅炉主汽压力和主汽温度、再热蒸汽压力和温度、主汽流量均能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因此掺烧印尼煤是可行的。印尼煤因低位热值低,在锅炉掺烧2台磨的情况下,有些低热值的印尼煤使锅炉给煤率明显增加,严重时影响机组带满负荷。 印尼煤因挥发份高,对制粉系统的安全运行带来很大的威胁, 该厂采用控制磨煤机的入口风温在270℃以下,出口温度在60℃以下,保证制粉系统的各种灭火系统随时可以投用等安全措施,保证了制粉系统的安全运行;印尼煤因挥发份高, 水分大,长久储存会引起原煤自燃;印尼煤因硫份低,大大减少了SO2的排放,且印尼煤灰份低,锅炉粉尘排放可减少,对锅炉受热面的磨损带来好处。 四角同心切圆燃烧优化的12条原则(美国STORM燃烧技术服务公司) 1)炉膛出口不存在烟气含氧量3%的区域。 2)煤粉细度通过200号筛(美国标准,接近于国内的R75)应75%;通不过50号筛(美国标准,相当于国内的R300)应0.3%。 3)燃烧器的各个角的摆动角度偏差应在+2℃范围。 4)一次风粉的比率应控制准确。 5)不同层给煤机给煤量平衡范围+10%。 6)一次风量测量和控制偏差在+3%范围。 7)各个角燃烧器二次风风量平衡在+5%~+10%范围且各风门档板动作的高度偏差应在+6.35mm。 8)同一层四角各粉管的风粉试验的流量平衡在+5%范围。同一层四角各粉管的冷风(不带粉)试验的风量平衡在+2%范围。 9)煤粉流速应在16.8m/s以上。 10)燃尽风风量的控制偏差在+3%的范围。 11)机组负荷变化时,给煤机的变化速率应均匀,速率的测量和控制应尽量准确。 12)控制进入锅炉煤仓的煤质应一致,颗粒大小应均匀,最大不超过25.4~50.8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毛概论文家乡盐城发展变化.doc
- 毛概邓论说课稿.doc
- 民主生活hui.doc
- 民俗风情旅游概括.doc
- 民族品牌十年之怪现象.doc
- 民族认同与时代认同——评北京与伦敦奥运开幕式.doc
- 民生三大件.doc
- 民法典--我国民事立法的必由之道(刘凯湘).doc
- 民用航空器地面除防冰培训(二、1准备工作).ppt
- 民营经济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作用浅析.doc
- 《GB/T 32879-2025电动汽车更换用电池箱连接器》.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21649.2-2025粒度分析 图像分析法 第2部分: 动态图像分析法.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20899.9-2025金矿石化学分析方法 第9部分:碳量的测定.pdf
- 《GB/T 20899.9-2025金矿石化学分析方法 第9部分:碳量的测定》.pdf
- GB/T 20899.9-2025金矿石化学分析方法 第9部分:碳量的测定.pdf
- 《GB/T 33820-2025金属材料 延性试验 多孔状和蜂窝状金属高速压缩试验方法》.pdf
- GB/T 33820-2025金属材料 延性试验 多孔状和蜂窝状金属高速压缩试验方法.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33820-2025金属材料 延性试验 多孔状和蜂窝状金属高速压缩试验方法.pdf
- GB/T 45910-2025信息技术 生物特征识别模板保护方案的性能测试.pdf
- 《GB/T 45910-2025信息技术 生物特征识别模板保护方案的性能测试》.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