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新古典贸易理论.ppt

  1.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3章 新古典贸易理论 一、穆勒的相互需求说 二、提供曲线 三、贸易条件 四、赫克歇尔—俄林(H-O)理论 五、里昂惕夫反论 补充:生产可能性曲线 假设中国只生产两种产品:大米和小麦(K、L) 社会无差异曲线——在没有收入限制时,需求取决于人们的偏好。无差异曲线上的每一点都代表了不同的商品组合,但在这一曲线上的任何组合都给消费者带来同样的满足程度。 一、穆勒的相互需求说 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 商品的国际交换比例 (单位/人年) 毛呢 麻布 英国 10 15 德国 10 20 英国比较优势是毛呢,德国比较优势是麻布 毛 呢 0 麻布 英国国内交换比率=10:15 德国国内交换比率=10:20 相互需求原理主要观点: 一项国际贸易活动所获利益的多少,取决于两国贸易交换比率之范围的大小。两国国内交换比率的差异越大,可能获得的贸易利益也越大。同时贸易利益在两国之间的分配则取决于具体的交换比率,即实际贸易条件越靠近对方的国内交换比率,自己获得的利益份额就越大,反之则越小。这种比率又直接由它们对对方商品的相对需求强度所决定。 穆勒的相互需求原理可以解释贸易利益的确定,但也有其局限性。这个原理只能适用于经济规模相当、相互需求对市场价格有显著影响的两个国家。如果两国经济规模相差悬殊,小国的需求相对于大国来说微不足道,那么大国的国内交换比例,也就是两国间的贸易条件。 二、提供曲线(Offer Curve)马歇尔采用的几何图形分析法。 提供曲线也即相互需求曲线,表明一个国家为了进口一定的量,必须向其他国家出口一定量的商品,因此提供曲线就是对应某一进口量而愿意提供的出口量的轨迹。 贸易条件在不同的情况下是会发生变化的,两国愿意进出口的商品数量也就随之变动。 N T0 提供曲线OE和OG既是需求曲线,又是供给曲线。即它们分别表示两国在一定的交换比例条件下,需求进口货的数量和供给出口货的数量,它们实际上还是一种相互供求的曲线。 什么样的贸易条件能使双方的供求处于均衡状态呢? 三、贸易条件   贸易条件——指出口商品与进口商品的价格比值,反映的是外贸商品的价格比值和利益分配。 若深入分析,则可以把贸易条件分为五种类型加以考察: 1、总(易货)贸易条件 G=Qm/Qx(Q为进出口数量指数) 或G=(Vm/Pm)/(Vx/Px)(其中V为进出口商品的价值指数,P为它们的价格指数) G越高,贸易条件越好。 2、净(易货)贸易条件N=Px/Pm× 100 其中: PX——出口商品价格指数; PM——进口商品价格指数。 该术语反映的是一国贸易条件的改善程度,即N越高,它的改善程度就越大。 其中: QX——出口数量指数。 思考题:假定某国净贸易条件以2000年为基期是100,2005年时出口商品价格下降5%,进口商品价格上升10%,那么,(1)这个国家2005年的净贸易条件(商品贸易条件)是多少?(2)假如,该国家出口数量从2000年到2005年上升20%,问收入贸易条件是多少? 4、单要素贸易条件S=Px/Pm ×Zx(Zx为出口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指数) 该指标表明,国际贸易实际上是间接的生产要素的交换,同样会受到出口商品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即使N已经在恶化,只要Zx有较大提高,这类贸易活动仍对出口国是有利的。 5、双要素贸易条件D=Px/Pm ×Zx/Zm

文档评论(0)

187****504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