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阳派学术思想的临床运用陈元品.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扶阳派学术思想的临床运用陈元品

扶阳派学术思想的临床运用 陈元品 张国花 四川省南部县中医院 (四川南部 637300) 摘要:扶阳派在理论上强调阳主阴从,在辩证上以阴阳为辩证总纲,重视神色、形态、舌脉、口气、二便为辩证依据,一切错综复杂的症候,只以阴阳统分万病,认为所有的疾病中阳虚证占80%以上,治疗上重视扶阳抑阴,以阳化阴,只要辩证准确,就大胆运用姜桂附等辛热之品,且用药品种少,药量重,尤其是对危重症的抢救,每起沉苛。对阳热实证,扶阳派石膏、硝黄亦照用不误,只是病减即停,时时顾护人体阳气,对久病、重病、疑难杂症,虽没有明显的阳虚证候,亦放胆使用温阳药,每能收到较好疗效,其理念依据始终遵循“阳为阴之主,有阳则生,无阳则死。 关键词:扶阳 阳主阴从 扶阳派学术思想的产生首先根基于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1〕清代扶阳派鼻祖郑钦安在《医理真传》里讲:“人身所恃立命者,其惟此阳之气乎,阳气无伤,百病自然不作,有阳则生,无阳则死。”〔2〕强调阳为阴之主,为扶阳理论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建国之初蜀中名医卢铸之秉承师父郑钦安扶阳理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扬光大,认为:“人生立命在于以火立极,治病立法在于以火消阴,病在阴者扶阳抑阴,病在阳者用阳化阴。〔3〕”在郑氏扶阳理论指导下,云南火神派吴佩衡,上海火神派祝味菊,近代火神派卢崇汉,更是在危重症中,敢于大剂量运用附桂姜之类温热药,每起沉苛,又将扶阳理论进一步充实和完善,扶阳派始终认为,阳气是我们人体各个脏腑、组织、经脉发挥正常功能以及精血,津液输布的原动力,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只有得到阳气的推动和激发才能正常发挥生理功能,疾病的发生发展不是阴阳失于相对的平衡,而是打破了阳主阴从的局面才导致的,虽然我们基础理论强调阴阳平衡,对立统一,但扶阳派认为,阴和阳始终存在阳主阴从,故在治疗上,始终重视扶阳,大量运用温热药物,本人在从事临床实际工作,秉承扶阳理论,在其指导下在临床实践,敢于大量运用温热药物,每能屡起沉苛,抢救病人于重危之中,现将其临床应用经验总结如下: 1 在理论上遵循阳主阴从 历来我们的基础理论认为阴阳是相互对立又统一的,阴阳始终是处于平衡状态,疾病的发生是阴阳失去了平衡,疾病的治疗在于调整阴阳,以平为期。但验之于临床,往往效果不佳,郑氏认为“人之所以立命者,在活一口气,气者阳也,阳行一寸,阴即行一寸,阳停一刻,阴即停一刻,可知阳者阴之主也”〔4〕,郑氏之论,可谓精妙,在临床实践中,若以阴阳立论,真正阴虚者只占20%,阳虚者在80%以上。其原因现代社会损阳的因素是先天禀赋不足,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古人强调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有几许人能真正做到。生态环境的严重污染,大量抗生素、激素的运用,中医临床思维的干扰,凡西医物理检查认之炎症者,就大量运用苦寒药物,苦寒未有不损阳者,现代生活简化了我们劳动程序,如空调、冰箱破坏了自然环境,冰冻食物的大量摄入,以车代步,久坐不动,导致阳气的生存不足,“动则生阳,静则生阴”,前述这些原因无时不在损伤我们的阳气,故所以说在发病因素上讲,损阳的因素远比伤阴为多,故可以认为阳主阴从,以阳为主的扶阳理念是正确的。在临床辩证指导思想上重视扶助人体阳气。 2 在辩证方面以阴阳统分万病。 郑氏认为:“病有千端,漫云亦为窥测,苟称识得阴阳两字,而万变万化之机,亦可由此而推也……,”“万病不出阴阳两字” 〔5〕,强调临床辩证,首先辨别阴阳,以阴阳统分万病,现在的基础理论体系,外感有《伤寒论》六经辩证,卫气营血辩证,三焦辩证,内伤有八纲辩证、脏腑辩证、病因辩证等等诸类,令人目不暇接,不知从何下手,而扶阳派提倡全在阴阳上打算,病纵有千变万化,只有抓住阴阳这个总纲,一切便迎刃而解。辨别阴证、阳证又主要从患者的神色、形态、舌脉、口气、二便入手,如但欲寐、声低气短、唇色淡青、身重畏寒、腰痛囊缩、舌质淡或黑润青色、脉细微无力、口吐清水、饮食无味、满口津液、不饮水、或口干不欲饮或喜饮热汤,二便自利,不论外证若何,都可辩为阴证或阳虚阴盛证,反之则为阳证,对于真热假寒证或假热真寒证,一定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要为假象所迷惑。 3 在治疗方面,重视扶阳抑阴。 在治疗方面,只要我们能将阴证、阳证辨别清楚,就可以大胆“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扶阳则重视扶阳抑阴或以阳化阴,不要囿于现代医学的诊治或物理检测,无论是白细胞或中性增多还是减少,无论是病毒、细菌还是支原体、衣原体、霉菌,无论是物理、化学因素所致,无论是心血管疾病或是代谢紊乱、内分泌失调,无论是肿瘤或是其他原因所致的各种病证,只要我们辩证认为是阴证的就必须用温阳药,阳不化阴所致的痰、饮、水聚,就要以阳化阴。如沈××,男,63岁,住院号1155,患者因右输尿管肿瘤术后,在我院实施化疗后,发热5天,白细胞数1

文档评论(0)

skvdnd5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