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项目运作01.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电子商务项目运作01

电子商务项目运作 第一章 电子商务项目运作与管理概述 一、项目管理概述 (一)古今中外的项目概览 1.万里长城: 始建于公元前5世纪春秋战国时代。公元前3世纪秦始皇统一中国,派蒙恬率领30万大军北逐匈奴后,把原来修筑的长城连接起来,并且继续修建。其后历代不断维修扩建,到公元17世纪中叶明代末年,前后修筑了2000多年。 《乌衣巷》 千里捎书为一墙,让他几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清)“百世英雄百世梦,万里长城万里空。”康熙看后颇有感慨的说:“明修长城,工程浩大,劳民伤财。何曾能阻我先帝龙兴关外,革鼎中原!修长城又有何用?不足取。人心即是无形的长城,只要人民安居乐业,天下一心,便是万古不废之长城!” 2.都江堰水利工程: 位于四川都江堰市城西,古时属安县境而名为都安堰,宋元后称都江堰,被誉为“独奇千古”的“镇川之宝”。建于公元前3世纪,是中国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率众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它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且发挥作用、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 3.赵州桥: 隋代赵州安济桥又称赵州桥。桥为敞肩圆弧石拱,拱券28道,净跨37.02米,矢高7.23米,上下狭宽总宽9米。主拱券等厚1.03米,上有护拱石。主拱两侧,各有两个小拱,以泻洪水,减轻自重。设计者:李春,始建于隋朝开皇15年(公元595年),完工于隋朝大业元年(公元605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 4.三峡水利工程: 1919年,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之二---实业计划》中谈及对长江上游水路的改良,最早提出了建设三峡的设想。 其后经过几十年的周折,直至1992年4月3日,七届人大第五次会议才通过了《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决议》,1993年1月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成立,当年进入全面准备阶段,1994年12月14日正式开工。 长江三峡工程采用“一级开发、一次建成、分期蓄水、连续移民”方案,大坝为混凝土坝,坝顶总长3035米,坝顶高程185米,正常蓄水位175米,总库容393亿立方米,其中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主体工程总工期15年,第9年开始启用永久通航建筑物和第一批机组发电。水库最终将淹没耕地43.13万亩,最终将动迁113.18万人。按1993年物价水平计算,静态总投资954.6亿元,其中枢纽工程500.9亿元,移民安置300.7亿元,输变电工程153亿元。竣工后将为世界第一巨型电站。 5.三北防护林工程: 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是一项正在我国北方实施的宏伟生态建设工程,地跨东北西部、华北北部和西北大部分地区,包括我国北方13个省市自治区的551个县,建设范围北起黑龙江省宾县,西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孜别里山口,东西长4480公里,南北宽560~1460公里,总面积406.9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42.4%,接近我国的半壁江山。 1978年11月25日,国务院批准了三北地区建设大型防护林工程,按照工程建设总体规划,从1978年开始到2050年结束,分三个阶段,八期工程,建设期限73年,共需造林5.34亿亩,使三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由5.05%提高到14.95%,沙漠化土地将得到有效治理。目前,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已经走过20多年的历程,超额完成了三北防护林体系的一期(1978~1985)、二期(1986~1995)、三期(1996~2000)工程规划任务。 相关工程: 前苏联“斯大林改造大自然计划 ”(1949—1953年,该工程营建防护林近3万平方公里,但到60年代末,保存下来的防护林面积只有2% ,失败原因:树种单一,引发鼠害) 阿尔及利亚“绿色坝项目”(为防止撒哈拉沙漠的不断北侵,北非的阿尔及利亚从1975年起沿撒哈拉沙漠北缘大规模种植松树。该工程延伸到邻国摩洛哥和突尼斯,绵延1500公里,每年损失林地超过造林面积。原因:没有弄清当地的水资源状况和环境承载力,盲目用集约化的方式和外来物种搞高强度的生态建设 ) 美国“罗斯福工程” 除了“罗斯福工程”后来调整策略(护土、还草、人退、放弃造林),取得成功外,其余工程收效是不大的,甚至加速了生态退化。 ? “三北”中的很多地区以干旱半干旱区为主,不适宜大面积森林分布。树木消耗的水分远大于草本植物和耐旱的灌木,黄秉维院士当年就形象地称之为“抽水机”。试图通过人的努力将森林覆盖率由不到5%提高到15%,代价巨大,水分、温度和风速等注定了这是个“童话”。大西北经过人的努力,的确是长出了不少树木,但这个代价是动用了后代的水资源。其实,用树木去阻挡土地荒漠化的效果,远不如用草在源头“捂”土壤明显。 中国的草原覆盖率为40%,森林不到16%,不是所有的地方都适合种树,在降水量不足300毫米的地方,天然分布的就是

文档评论(0)

cgtk18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