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国学导读第二章 史学名篇选读 第五节 通典货典 田制选读
第二章 史学名篇选读 第五节 《通典食货典?田制》选读 杜佑,唐中叶宰相,政治家、史学家。杜佑在地方及中央任上均有出色政绩,用了三十五年完成《通典》,创立了史书编纂的新体裁,开创了中国史学史的先河。 北魏(386-534) 北魏是由鲜卑族拓跋氏建立的封建王朝,是南北朝时期北朝第一个朝代。 北朝(386-581) 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与南朝同时代的北方王朝的总称,其中包括了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等数个王朝。北朝泛指北方的王朝,多指少数民族政权。 南朝(420-589) 南朝是中国南北朝时期据有江南地区的宋、齐、梁、陈四朝的总称。因四朝都建都于建康,即今南京市,故后人或借指南京。 冯太后(442-490) 14岁时被选为北魏文成帝拓跋濬的妃子,后被册封为皇后。拓跋濬死后,冯氏操纵政权。北魏孝文帝尊冯氏为皇太后。 冯太后改革 延兴六年(476)献文帝崩,冯太后临朝听政。于是,她开始实施班禄制,颁布均田制,建立三长制,使北魏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安定、人口大增,进一步完善了北魏的政治统治。 三长制 北魏太和中,立邻、里、党三长,控制人口,征发赋役。东、西魏及北齐、北周时具体制度屡有变化,尽管如此,该制一直沿用到隋开皇九年(589),这一年复立乡正、里长,实际废止了三长制。 孝文帝(467-499) 魏孝文帝拓跋宏是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即位时仅5岁,490年亲政。亲政后,进一步推行改革,对各族人民的融合和各族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孝文帝改革 北魏孝文帝改革使北魏政治、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创造了和平的环境,各族人民交往频繁,使民族融合步伐加快,使少数民族生活方式封建化。 李安世(443-493) 太和九年(485),李安世感于豪强广占田土,百姓无立锥之地,上疏建议实行均田制,限制士族多占田产民户,分配土地给无地农民,以增加政府收入,为孝文帝采纳。 均田制 均田制是指封建王朝将无主土地按人口数分给小农耕作,土地为国有制,耕作一定年限后归其所有。地主阶级的土地并不属于均田范围。 北魏均田制推行的原因 第一,有地可均。自西晋末年以来,战乱使土地大量荒芜。 第二,有大量游动人口。北魏时期社会上有许多因逃避战乱而四处游动的人口。 第三,整顿户籍。户籍是实行均田和征收赋税劳役的主要依据。 北魏均田制推行的作用 均田制实行后,北方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比较稳定,经济逐渐恢复和发展起来;有些少数民族的贫苦百姓也成为受田农民,促进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封建化和各族人民的融合;政府的财政收也得到了保证。均田制还被后世所借鉴,隋唐时期也实行过均田制。 北魏均田制的局限性 均田制虽然包括私有土地,但能用来授受的土地只是无主土地和荒地,数量有限。因而均田农民受田,开始就普遍达不到应受额。 北魏均田制的局限性 均田令虽然限制土地买卖、占田过限,但均田农民土地不足,经济力量脆弱,赋役负担沉重,稍遇天灾人祸,就被迫出卖土地,破产逃亡。地主兼并土地是必然要发生的。正因为如此,均田制在北魏实施以后不久即被破坏。 井田制 井田制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井田制出现于商朝,到西周时已发展很成熟。到春秋时期,由于铁制农具和牛耕的普及等诸多原因井田制逐渐瓦解。 井田制和均田制的区别 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土地所有制,井田属周王所有,分配给庶民使用,可以世袭。 领主不得买卖和转让井田,还要交一定的贡赋。均田制是封建社会的土地所有制。均田制,死后土地收归国有。 思考题 1、北魏均田制推行的原因和作用是什么? 2、均田制与井田制有何区别? * *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