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耳中耳疾病PPT演示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外耳中耳疾病PPT演示课件

急性中耳炎 Acute Otitis Media 概念:中耳粘膜急性化脓性炎症 发病部位:鼓室为主,鼓窦及乳突亦常受累 AOM—中耳炎症在3周以内 5岁以下儿童中常见 美国每年用于AOM的花费约为10亿美元 感染途径 咽鼓管途径:主要感染途径,常见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传染病及游泳后出现 外耳道鼓膜途径:鼓膜外伤 血行感染:少见 病理生理学 儿童 上呼吸道感染 咽鼓管阻塞 中耳气压改变 中耳炎 病毒、过敏 返流、误吸或吹入 鼻咽部致病菌 神经肌肉病变 第二鳃弓畸形 咽鼓管过度开放 鼻咽部致病菌 病因学 病毒 鼻咽部病毒感染继发咽鼓管园枕和粘膜炎症 ?患者并发上呼吸道感染 流感季节接种流感病毒疫苗可降低发病率 直接培养或间接方法检测均证实病毒的存在 呼吸道合胞病毒 流感病毒 病因学 细菌 肺炎链球菌 革兰氏阳性双球菌 90种血清型 占AOM致病菌的50% 抗药性细菌株的产生 流感嗜血杆菌 革兰氏阴性杆菌 占AOM致病菌20% 抗药性 卡他莫拉菌 革兰氏阴性球菌 上呼吸道正常菌群 分泌内酰胺酶 化脓性链球菌 急性坏死性AOM 急性融合性乳突炎 大肠杆菌和微球菌 新生儿期中耳炎 病因学 免疫因素 在AOM发生频率和预后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AOM患者抗体产生可促进中耳积液清除 先前暴露或免疫接种具有保护作用 抗体产生后可预防或改变未来AOM发作 发病率 发病率与种族、社会经济状况及气候情况有关 两周岁前70%儿童患过一次或多次AOM 美国匹斯堡大学的一份研究表明 6m--48% 1y--79% 2y--91% 发病年龄 6-11m儿童最易患病 18-20m患病频率下降 少数儿童4-5y时发病 恒牙长出后发病率明显下降 先前无AOM成年人,上呼吸道感染后可出现AOM 临床症状 随患者的年龄不同而有差异 新生儿可表现为哭闹和哺乳困难 儿童和成年人可表现为: 发热 耳痛 听力下降 耳堵塞感 临床体征 耳镜检查 鼓膜充血 鼓室积液 鼓膜动度差 鼓膜穿孔 外耳道或鼓室内脓性分泌物 危险因素 患者本身 早产儿或低体重儿 幼年 免疫系统异常 颅面畸形 神经肌肉病变 过敏 环境因素 日托 拥挤的居住环境 社会经济状况低下 烟草和污染物暴露 检 查 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计数 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影像学检查 纯音测听和中耳阻抗测试 治 疗 全身治疗 抗生素,首选阿莫西林 白细胞计数 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镇痛药和解热药 激素 治 疗 局部治疗 鼓膜穿孔前以3%酚甘油滴耳 必要时行鼓膜切开 鼓膜穿孔后用3%双氧水、氯考滴耳液 炎症控制后鼓膜穿孔多可自行愈合,如不愈合则可行鼓膜修补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Chronic Suppurative Otitis Media 定义包含两部分: 慢性耳溢液6-12 wk 鼓膜穿孔 可有或无胆脂瘤 保守治疗难以治愈 病理生理学 AOM 中耳粘膜炎症 中耳粘膜水肿 中耳粘膜溃疡 上皮层破溃 肉芽形成 骨质破坏 并发症形成 单纯型 骨疡型 胆脂瘤型 病 变 中下鼓室粘膜 侵蚀骨质、肉芽、息肉 侵蚀骨质、胆脂瘤 耳流脓 间歇流粘液、 持续流脓、臭 持续流脓、恶臭、 粘脓不臭 白色鳞片、豆渣物 鼓膜穿孔 紧张部中央性 大穿孔、边缘性穿孔 松弛部、边缘性 鼓 室 听骨链无破坏 肉芽、息肉、 胆脂瘤、肉芽、 听骨链破坏 可有听骨链破坏 听 力 传导性 传导性 较重 传导性或混合性聋 乳突X线 乳突硬化型 多伴骨质破坏 骨质破坏、空洞形成 并发症 一般无并发症 可有颅内外并发症 易引起颅内、外 并发症 发病率 美国儿童及青少年的发病率为39/100000 英国儿童及成人分别为0.9%和0.5% 在以色列仅有0.039%的儿童发病 病 因 鼓膜穿孔 AOM后遗留 外伤 放置通气管后不愈合 临床症状 耳溢液 听力下降 传导性耳聋 混合性耳聋 发热、眩晕及疼痛提示可能出现并发症 反复治疗不愈应考虑胆脂瘤的存在 临床体征 有或无外耳道皮肤水肿 分泌物 鼓膜穿孔 常见外耳道深部或中耳腔肉芽组织 中耳腔粘膜充血、水肿 包膜-纤维组织 脱落坏死上皮、角化物和胆固醇结晶 袋状内陷学说 *

文档评论(0)

a888118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