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张泉灵:转型投资这一年,我在想的三件事
张泉灵:转型投资这一年,我在想的三件事
这些看似简单的道理,我花了很长时间去想。也许还是错的。错习惯了,我也没什么不好意思了。
我不知道该怎么描述我这一年的生活。
我焦虑,情绪起伏的剧烈程度,让我觉得自己提前进入了更年期。但是,我告别了吃了很多年的安眠药,不失眠了。
我从未这么努力学习过,包括高考之前。当我重新去看线性代数的时候,真心觉得对不起这一辈子的数学老师。可是,活了四十几岁,我之前所有的学习都是为了证明我聪明:我清楚地知道,当别人翻开大多话题,我都可以接上下茬,脸上浮现出得意表情。肤浅,却从未得到掩饰。
自得了这么多年,现在学习和思考的结果,都只证明了我上个星期的想法是多么愚蠢。而且,毫无疑问,此时依然是愚蠢的。
我努力去理解商业和技术进步的本质,那些光鲜时髦的背后究竟是什么。我企图不落下任何大流量现象,我对自己说现象即规律:无论是层层弹幕的B站老司机,还是快手上的电钻吃玉米,我不在乎自己喜不喜欢。
我结交了一群人工智能、医学、金融的博士,在他们讨论高维离散的lr+dnn,怎么应对过拟合,一个新的算法模型,对长期收益的夏普比率有什么样的提升的时候,我频频点头。但是,迄今为止,我投资回报最好的一个项目,却是我在什么都不懂的情况下投出的。
真的,就是在去年我什么都不懂的时候。唯一前面有一条路,傅盛说,互联网下半场了,不要简单投个app,看看这个创业项目到底提供什么价值,你自己会不会用,它有没有把一件事情的效率提高了。
一年,回过头去看,我思考的无数问题,无非三个:
怎么把流量变成钱;怎么把知识变成钱;怎么把数据变成钱。 投资人没法装,我必须不断思考,并且搞清楚相应的变现逻辑。我想和大家分享下,我此时的理解。下周,它可能就是愚蠢的。欢迎拍砖,以缩短愚蠢反应周期。
1. 怎么把流量变成钱
怎么把流量变成钱,是互联网的传统话题,甚至是所有传统媒体的传统维生方式。
流量价值=人数*频次*时长*有效性
人数和频次在有人口红利的时代是争夺的焦点,所以,有了那么多的免费应用,好像互联网公司都是活雷锋。所以,有了手机首页上不停的推送。它们长情地告白,点我吧,点我吧。而现在,所有争到了用户的应用,都在企图延长你的使用时长。
一个天气软件为什么要给你推送新闻?一张报纸是怎么从4版增加到64版的?非常简单,要你停留的时间足够长,才能有机会让你看见广告,只有足够多的广告,你的免费使用才能变成钱。
有效、有目的、有意识的使用,才能进一步提高流量的价值。有些应用,总会诱导你不小心点开,他虽然能获得点击,但是价值不大。有些应用,提供精准的服务和内容,看母婴内容的都有娃,这就是精准人群。为什么搜索天然值钱,因为你主动告诉他,你此刻要什么。所以,你搜个医院,百度就挣了100,有时还不止这个数。
很多很多年以前,深圳有个夜总会叫扑通100,就是在那儿,消费高,扑通一下,100就没了(别问我怎么知道的,我was记者)。搜索就是扑通扑通扑通……在手机上,大家使用搜索的频率并不高,应用就提供智能推荐,比如已经100亿美元估值的今日头条就是这么做的:我猜你爱看什么,替你搜好,推荐给你。你说,你不喜欢?没关系,我总会越来越了解你。
从投资人的角度,事情到这儿才刚刚开始。怎么变成钱?这才是重点。
流量变广告是最简单的方法。最牛微信公众号的单篇广告已经叫到65万。我的个天啊!但是,从投资的角度,我不敢投任何以广告为主要营收的自媒体。因为,篇幅有限,广告个数就有限,单价不可能无限上升,收入总额就在那里,能持续多久不好说。
作为投资人,我太怕,你熬不到上市,我的钱,就打了水漂。这对个人或者小团队来说,是个不错的生意,利润完爆大多数主板上市公司。但我胆子小,我不敢投。
流量变交易,看起来效率就高多了。重点来了,交易什么?怎么选品?怎么质量控制?怎么控制供应链?怎么让你的商品在互联网上不可比价——否则我为什么不去某宝买呢?我获得流量的成本和交易利润相配吗?要知道,这后端的能力才是核心竞争力。
顺手提个问题,罗辑思维为什么卖书呢?是因为像知识分子,格调相配?据我所知,罗胖在商业上就是个商人,而且要用更像商人的方式摆脱过去不是商人的背景。为什么他的书从来不打折,卖得还很多呢?是他粉丝的精神鸦片?我觉得所有内容转电商的都应该想想这问题。
反过来,内容转电商卖手工艺品的,你需要做一个数学题。你的流量成本,和你提供商品的数量*毛利率是个什么关系。我投资的内容转母婴电商的“年糕妈妈”最多一天可以出售几万件商品。于是,我投资的另一个姑娘觉得,她也可以尝试电商。她卖一个小众设计师的六条小黑裙……她愉快地告诉我,每条800多的价格,被她砍到了500多,给她的粉丝提供福利……嗯,如果是社区维护,不错。如果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