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抗凝治疗PPT课件
CHADS2评分与CHA2DS2-VASc评分比较 对于卒中风险评估: ◆ CHADS2评分系统简单,但对低危患者评估不够 ◆ CHA2DS2-VASc评分系统风险评估更具体、全面 CHA2DS2-VASc评分系统: ◆ 纳入更多卒中风险因素 ◆ 能更精确发现低危患者,减少过度抗凝治疗 ◆ 能发现高危患者,减少抗凝治疗不足 房颤抗栓治疗ESC 2010指南 卒中风险“真正低危”患者 关注重点由发现“卒中高危”转为发现“真正低危”患者 “真正低危” 年龄<65岁的孤立性AF患者 CHA2DS2-VACs = 0分 “真正卒中低危”患者不需抗凝治疗 房颤抗栓治疗ESC 2010指南 达比加群酯与华法林的比较-RELY研究 * RE-LY?: 研究设计 Ezekowitz MD et al. Am Heart J 2009;157:805–10; Connolly SJ et al. N Engl J Med 2009;361:1139–51 主要目的: 证实达比加群非劣效于华法林 随访期至少为1年,最长为3年,中位随访期为2年 AF,伴有 ?1 项高危因素 无禁忌症* R 达比加群 110 mg BID n=6000 华法林 1 mg, 3 mg, 5 mg (INR 2.0–3.0) n=6000 达比加群 150 mg BID n=6000 *严重心脏瓣膜疾病,筛选之前14天内发生卒中,筛选之前6个月内发生严重卒中,出血风险增高,肌酐清除率30 mL/min,活动性肝病,妊娠; BID = 每日两次; INR = 国际标准化比率 * Ezekowitz MD et al. Am Heart J 2009;157:805–10; Connolly SJ et al. N Engl J Med 2009;361:1139–51 主要目的: 证实达比加群非劣效于华法林 随访期至少为1年,最长为3年,中位随访期为2年 *严重心脏瓣膜疾病,筛选之前14天内发生卒中,筛选之前6个月内发生严重卒中,出血风险增高,肌酐清除率30 mL/min,活动性肝病,妊娠; BID = 每日两次; INR = 国际标准化比率 * 达比加群150mg显著降低卒中或全身性栓塞发生率 RR 0.65 (95% CI: 0.52–0.81) 卒中/全身性栓塞 (%/年) 事件数量: 183/6015 134/6076 202/6022 达比加群110 mg BID 达比加群150 mg BID 华法林 0.0 0.3 0.6 0.9 1.2 1.5 1.8 1.54 1.11 1.71 P0.001 (Sup) P0.001 (NI) RR 0.90 (95% CI: 0.74–1.10) RRR 35% Connolly SJ et al. N Engl J Med 2010;363:1875–6 BID = 每日两次; NI = 非劣效性; RR = 相对危险度; RRR =相对危险降幅; Sup = 优效性 * 达比加群110和150mg显著降低总体出血事件 14.74 16.56 18.37 事件/数量: 1754/6015 1993/6076 2166/6022 达比加群110 mg BID 达比加群150 mg BID 华法林 0 10 25 总体出血事件 (%/年) 20 15 5 RR 0.78 (95% CI: 0.73–0.83) P0.001 (Sup) RR 0.91 (95% CI: 0.85–0.96) P=0.002 (Sup) RRR 22% RRR 9% Connolly SJ et al. N Engl J Med 2010;363:1875–6 BID = 每日两次; RR = 相对危险度; RRR = 相对危险降幅; Sup = 优效性 RELY研究提示: 在房颤患者中应用达比加群酯(150mg bid po)的疗效优于华法林,其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与华法林治疗组相似; 达比加群酯剂量为110mg bid po时出血并发症有所减少,而其疗效与华法林治疗组相似。 ATIII + Xa + IIa (1:1 ratio) 普通肝素 1930s ATIII + Xa 静脉间接 Xa抑制剂 2002 IIa 口服直接 凝血酶抑制剂 2004 ATIII + Xa + IIa(Xa IIa) 低分子量肝素 1980s II, VII, IX, X(Protein C,S) 华法林 1940s Xa 口服直接 Xa抑制剂 2008 2008年利伐沙班进入临床 IIa 静脉直接 凝血酶抑制剂 1990s 利伐沙班– 直接Xa抑制剂 利伐沙班 Rivaroxa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