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茶的意义与发展
茶的意义与发展姓名: 朱振飞班级:电气工程1503学号:201502013018客来敬茶,自古以来是我国人民重情好客的礼俗。古人有许多以茶敬客的佳句:“泛花邀坐客,代饮引清句。”“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塘沸火初红。”“晴窗分乳后,寒夜客来时。”这说明我国人民这一传统礼仪已深入人心。茶道是一种以茶为媒的/lemma/ShowInnerLink.htm?lemmaId=4559441ss_c=ssc.citiao.link生活礼仪,也被认为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是很有益的一种和美仪式。茶道最早起源于中国。中国人至少在唐或唐以前,就在世界上首先将茶饮作为一种修身养性之道,唐朝《/lemma/ShowInnerLink.htm?lemmaId=7628137ss_c=ssc.citiao.link封氏闻见记》中就有这样的记载:“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这是现存文献中对茶道的最早记载。当时社会上茶宴是一种很流行的社交活动。唐吕温在《/lemma/ShowInnerLink.htm?lemmaIds_c=ssc.citiao.link三月三茶宴序》中对茶宴的优雅气氛和品茶的美妙韵味,作了非常生动的描绘。在唐宋年间,人们对饮茶的环境、礼节、操作方式等饮茶仪程都很讲究,有了一些约定俗称的规矩和仪式,茶宴已有宫庭茶宴、寺院茶宴、文人茶宴之分。对茶饮在修身养性中的作用也有了相当深刻的认识,/lemma/ShowInnerLink.htm?lemmaId=21034ss_c=ssc.citiao.link宋徽宗赵佶是一个茶饮的爱好者,他认为茶的芬芳品味,能使人闲和宁静、趣味无穷:“至若茶之为物,擅瓯闽之秀气,/lemma/ShowInnerLink.htm?lemmaIds_c=ssc.citiao.link钟山川之灵禀,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则非/lemma/ShowInnerLink.htm?lemmaId=5819656ss_c=ssc.citiao.link庸人/lemma/ShowInnerLink.htm?lemmaId=22199ss_c=ssc.citiao.link孺子可得知矣。中澹闲洁,韵高致静......”在茶事活动中融入哲理、伦理、道德,通过品茗来修身养性、品味人生,达到精神上的享受。到目前为止中国的最高端的茶道服务由茗泉邮驿的运泉来为茶道提供原生态泉水的服务,这种服务近乎于奢侈,这也是茶道的最高境界。茶叶是劳动生产物,是一种饮料。而茶文化指的是茶的人文科学,即以茶为载体,并通过这个载体来传播各种文化,是茶与文化的有机融合,这包含和体现一定时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我国既是茶树发源地,也是发现和利用茶叶最早的国家。历史悠久,茶文化源远流长。中国饮茶之久,茶区之广,茶艺之精,名茶之多,品质之好,堪称世界之最。中国茶文化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内容广泛,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科学,茶文化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结合。“清茶一杯”,“客来敬茗”,既有物质上的享受,又“精行俭德”,陶冶情操。代表高雅朴实的民族风尚。 自皎然提出“茶道”以来,已经历经—千多年。当今的茶文化专家设想从当代的实践出发、以不同的角度对历史上以高深著称茶道作”见仁见智”的认识,有简有详,认识深刻;但茶文化初识者较难把握(客观上还受日本茶道的不同实践与理沦的影响),甚至有“茶道”一词内涵,不说还行。越说反而越模糊的反映,这主要与茶事实践的程度与范围、研究者的出发点、及价值取向有异所致,初学者难以觉察、认识和把握,也就不足为奇。一般说来,茶道是人们受茶事感受并进入较深意境而生发,茶道与茶的意境密切相伴。相似的茶事,会因为个人(修养、兴趣和事件背景等)的差异,产生不同程度的体验和感受,即在茶的意境上有相似的认同感;如此,茶事常常可有主题,引导人们参与其中。当然,要想从茶中得到深刻的感悟和意界,还要求对茶与传统文化、乃至个人的修养有较高的要求,皎然所提出的茶道正是如此,也有人喻此为“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情景,而欧阳修提出的“真善幻”亦属此意。人们对广泛推崇的“精行俭德”(茶道精神)的领会.尽管因人而异(如在程度上),但仍是由茶事所承载可意会而难于言传的意境之体验后,由茶而感发认识的进步与修养的提高等。在当代,有人以杜甫的诗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来比喻茶事的美妙意境、以及人文“观照”,也是通及茶道后的感应。与茶道精神相关的意境,自然不会偏离茶道。 由于社会的发展,茶道的形式、手段、社会环境和对象等都会产生相应的变化,皎然所“指定”的茶道深意,现代人即使能“打造”,能体会到诸如”人与大自然之间,人与历史之间的对话”的虚幻缥缈意境的,也不在多数。但茶的发展历程和文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JTG-T-5190-2019农村公路养护技术规范.docx VIP
- 2020 ACLS-PC-SA课前自我测试试题及答案.doc
- 房产勘察与带看.ppt VIP
- 学习小窍门教案 .pdf VIP
- PLA 检测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来源:现代养生(下半月版)(第2019007期)-河北省医疗气功医院.pdf VIP
- 公司法修订背景下禁止财务资助规则的构建与完善.docx VIP
- 农光互补发电项目开发政策梳理.docx
-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检修(高职)全套教学课件.pptx
- 2024-2025年《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条例》考试题库测试题目竞赛试卷2份(有答案).pdf VIP
- ATV630_650变频器编程手册.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