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育种总论绪论.ppt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作物育种总论绪论

作物育种学总论 Crop Breeding 北京农学院 陈学珍 cxz56@126.com 绪 论 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 我国到2030年人口将至16亿,人民生活水平应达到小康—中等水平,需要有6.4~7.2亿吨粮食,即需从目前的4.9亿吨净增粮食1.5~2.3亿吨,也就是到2030年要比目前的单产水平提高55%以上,而产品也要提高60%以上。目前,我国粮食生产水平基数已很高,在现有农业科技水平上,单产增长举步维艰。 世界粮食安全状况 第一节 作物进化与遗传改良 一、作物品种的概念 二、自然进化与人工进化 三、遗传改良在作物生产发展中的作用 一、作物品种的概念 作物品种(variety)是人类在一定的生态条件和经济条件下,根据人类的需要所选育的某种作物的一定群体;这种群体具有相对稳定性的遗传特性,在生物学、形态学及经济性状上的相对一致性,与同一作物的其他群体在特征、特性上有所区别;这种群体在相应地区和耕作条件下种植,在产量、抗性、品质等方面都能符合生产发展的需要。 作物品种是人工进化的、人工选择的,即育种的产物,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在植物分类学上,作物品种属于一定的种及亚种,但不同于分类学上的变种。 二、自然进化与人工进化 现有的各种各样植物都是从原始植物演变而来的;现有各种作物,属于栽培植物,都是从野生植物演变而来的。这种演变发展的过程称为进化过程。 1. 变异 自然变异:自然突变、天然异交 人工创造变异:(人工杂交;人工诱变;生物技术) 2. 选择 自然选择:有利于自身生存 —— 适应性 人工选择:符合人类需要 —— 经济性状 现代作物品种是在自然选择基础上人工选择的产物 三、遗传改良在作物生产发展中的作用 遗传改良就是作物品种改良。 在作物生产中,新品种的应用、增施肥料、防治病虫害和改善管理等方面,品种的作用最大。 新品种的应用在提高作物产量方面占40%。 优良品种是指在一定地区和耕作条件下能符合生产发展要求,并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品种。 生产上所谓良种,应包括具有优良品种品质和优良播种品质的双重含义。优良品种在发展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1. 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2. 改进产品品质 3. 保持稳产性和产品品质 4. 扩大作物种植面积 5. 有利于耕作制度的改良、复种指数的提高、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及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第二节 作物育种学的发展 一、作物育种学的性质和任务 作物育种学的概念:是研究选育及繁殖作物优良品种的理论与方法的科学。 基本任务:研究育种规律;培育新品种,实现品种良种化;繁育良种,实现种子标准化。 性质:人工进化的科学;综合性的应用学科;实践性强。 作物育种学与作物栽培学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作物生产科学的两个不可偏缺的主要学科。 二、作物育种学的主要内容 育种目标的制订及实现目标的相应策略; 种质资源的搜集、保存、研究评价、利用及创新; 选择的理论与方法; 人工创新变异的途径、方法及技术; 杂种优势利用的途径与方法; 目标性状的遗传、鉴定及选育方法; 作物育种各阶段的田间实验技术; 新品种的审定、推广和种子生产。 三、常规育种的技术特点 常规育种的主要任务 (1)提高产量 (2)改进品质 (3)增强抗逆性 常规育种的特点 (1)综合多个优良基因,同步改良农作物的产量、品质、抗性水平 (2)盲目性较大 (3)育种既是科学又是艺术 四、作物育种学的发展与分子育种的兴起 (一)作物育种学的发展 1927 Hayes Garber (美)《作物育种》 1935 Vavilov (苏) 《植物育种的科学基础》 1942 HayesImmer(美) 《植物育种方法》 1960 Allard(美) 《作物育种原理》 1936 王绶(中) 《中国作物育种学》 1948 沈学年(中) 《作物育种学泛论》 1976 蔡旭 (中) 《植物遗传育种学》 1981 西北农学院 《作物育种学》 (二)分子育种的兴起 1953年 Watson&Crick发现遗传物质脱氧核糖核酸的双螺旋结构,分子生物学的新时代。 1973年 Berg DNA重组成功,生物技术和生物工程阶段;定向改造生物的新阶段。 植物基因工程在育种上应用最重要的突破是在抗逆性育种方面。 Beachy 研究组将TMV外壳蛋白基因引入烟草,转基因抗性育种。 第三节 作物育种的成就与展望 一、近代育种的成就 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新品种的选育与推广 (二)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和创新 (三)育种新方法及技术研制和利用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