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外婆桥.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记忆中的外婆桥

记忆中的外婆桥 “摇啊摇,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叫我好宝宝,一只馒头一块糕”…… 小时候,与外婆家相隔的是一条蜿蜒的乡间小路。 家里离外婆家住的很近,走路也不过十分钟的路程。小时候,总喜欢背着包包,沿着那熟悉的乡间小路走到外婆家。每每路过隔壁大婶家,她总是倚在门口笑眯眯地对我喊:“小辫子,竖竖起,外婆家,天天到!”然后再附上一句:“小辫子,你又去外婆家啊!”那个时候总觉得大婶是在笑话自己,嘴巴“哼!哼!”的,一路小跑就跳过了大婶家。记忆中的外婆总是能干的,每次我跑到外婆家,她总是先帮我摆好小桌凳,让我写作业,自己就到田间地头做农活去了。临近中午,我饿着肚子站在屋檐下等她回来,远远地看见戴着斗笠的身影,飞一般地就蹦到了外婆身边,拉着她询问:“我们中午吃什么?”外婆会微微一笑:“你想吃什么给你做!”我抬头看着她,仿佛从来都看不到她脸上露出的疲惫。有时候外婆还会给我带来意外的惊喜,一包甜甜的桑葚或者一个香脆的甜瓜。 生活的艰辛给外婆带来了很多磨难,但她是个乐观的人,会用很多普通的食材自己创新组合成各式的小吃美食,当做生活的调味剂,鸡蛋饼便是我小时候百吃不厌的小吃之一。在白白的面粉中打上鸡蛋,放入适量水,用筷子搅拌好,在锅里熬上油烧至中温后,和好的面粉就可以下锅了,小火慢慢煎,四五分钟就能煎好一个,将要起锅时再洒上葱花,香喷喷的鸡蛋饼就做好了。我趴在灶台边盯着鸡蛋饼完全可以用垂涎三尺来形容,以至于到后来我渐渐看会了外婆的做法,没等外婆做好饼就早早地摘好葱为她准备好,外婆看见了笑着夸我聪明,现在想想,我该是有多心急啊!外婆很节俭,但从来不吝惜我们几个孩子的吃穿用度,每次我们几个外甥女去家里“做客”的时候,她总会把自己珍藏的美味小吃拿出来分给我们,还一个劲儿地叫我们多吃点,自己却从来也不舍得尝一口。 印象中小时候穿的布鞋都是外婆自己纳的,那会儿外婆收集了一盒我们从小到大几十个不同的鞋样儿,轮流给我们做鞋子。冬天不做农活的午后,外婆会收拾出一些不穿的旧衣服,剪开衣袖,浸上自制的浆糊水,贴到木门上,经过几天晒制,木门上的衣料会晒干,再把布一块块掀下来。此时打上浆水的布已经晒得硬邦邦的,外婆会把布叠上七八层,照着鞋底的大小剪出样儿,缝再上密密麻麻的针眼,鞋底就纳好了。然后,她会根据每个人脚的大小剪出鞋面,把鞋面跟鞋底缝到一块,一双纯天然手工布鞋就做好了。外婆这个做布鞋的手艺在她后来生病手指不灵活后就失传了,之后我也问过妈妈和小姨,她们都没学过,只是我脑海里依稀记得小时候看过外婆这样做的鞋子和这大致的工艺流程。 再后来,上了初中,每天骑自行车回家,功课也忙了,不像小时候可以外婆家跑得那么勤,但每到周末,外婆总托人捎口信说家里买了菜叫我们去吃饭,于是每每都是满桌丰盛的菜肴,外婆家的周末情结至今也都还印象深刻。 如今,与外婆家相隔的已变成了宽敞的水泥马路,但儿时时常走过那蜿蜒小路的记忆仍清晰的脑海中,久久不去…… 1

文档评论(0)

zijing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