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跨世紀台灣青年主要困擾的原因與處理
看不見的世代變遷,流動的身份認同
王浩威
2002/6/29
社會變遷的發生往往是悄然無聲的。即使這變遷可能帶來激烈的衝擊,甚至是相當程度地撕裂、重組、改造原本的結構,身置其中的我們雖然被深刻地影響了,但往往無法察覺變遷的發生,只是任由這些變遷改變我們的生活。於是,變遷出現時,我們先感覺到生活本身變得不再如往日一般容易與理所當然,然後是社會出現了新的社會問題和社會現象,媒體工作人員開始報導,接著是相關專家的討論和分析以及提出對策,最後才是官方政策的出現。
社會變遷既然如此不容易清楚地捕捉,如何對社會細瑣的現象進行病徵的閱讀(symptomatic reading)進而提出假設性的推論,也許是可能的參與方式。
本文試圖從當今青年性格的特色著手,試著討論這現象背後的社會變遷及其對我們生活的影響。
青年三個薄弱中的能力
各世代都有不同的處境與問題,然而很不幸地,過去的時代青年的問題 ,如 :「互不信任感」、「自我的紀律」等,仍然出現在現今青年的身上。令人憂慮的是,舊的問題之外,新的問題又相繼出現。以個人的觀點來看,現今青年有三個能力正逐漸衰弱中。
一、愛的能力:
青年人無法體會別人的心情與處境,以致許多以自我為中心的愛情,衍生許多暴力、凶殺的悲劇。此點社會學家多有討論,在此就不多贅言。
二、自信的能力:
雖然現今青年不似以前那般木訥、內向,懂得「炫」出自我,不在意旁人的看法。但那是在群體之中才有的表現,若其獨處,或置於陌生的情境中,突然間,他的能力與自信就會消失殆盡。
三、夢想的能力:
過去的時代裡,在某些社運場合中,我們多少會有一些關乎於整個台灣或者全人類的夢想。然而,每當我問青少年,他們的夢想為何,答案卻不外乎:「當明星,唱歌、演電影」、「選讀有出路的科系,找個好工作」。若找更進一步追問下去,人活著的終極目標是什麼?他們大多會啞口無言。
為什麼這三個能力會逐漸喪失呢?這相當值得我們探討。
成長於物質豐厚、科技發達當下的青少年,按理來說,應是非常快樂幸福的,然而,經過實際的探問與瞭解,我們卻不難發現,他們其寶並不比上一代青少年來得快樂幸福。
現今台灣一直被認為經濟發達、生活富裕,但若與舊時代相比,我們會發現,事實並非如此。過去一個男人大概可以撫養三、四個小孩,太太不外出工作,可在家專心相夫教子。但今日,大專學歷的薪水平均三萬多元,僅能供養1.5個人,若有許多貸款要付,太太就必須成為職業婦女,才養得起小孩。
從此觀點來看,台灣雖然經濟繁榮,國民所得提高,我們的生活成本卻也愈來愈高,高到不足以顧及到其他的親人。昔日大家族的結構,有較雄厚的生產能 力,也較團結,能互相照應。如今轉型成小家庭的結構,又社會成本不斷地提高,以至於家庭結構愈來愈薄弱,遂造成兩極化的家庭結構:一是薪水僅能維持小家庭的開銷,若有意外或失敗,家庭就面臨崩潰的危機。當自已都照顧不好時,就會發生棄老、虐待兒童的社會問題。
隔代家庭的問題正是這類社會隱憂的典型。偏遠地區有許多夫妻都到台北工作,薪水連維持自己的生活都有問題,無餘力再照顧孩子,便將子女留在家鄉託父母撫養,而父母多為老弱多病者,根本無力照顧孫子,更演變成許多青少年問題,因為從小沒有被愛的機會,長大後便不懂得如何愛別人。另一個極端則是認真盡責、充滿愛心的父母,為了家庭生計努力工作外,又過度的保護小孩。夫妻每日不停地忙碌,只好用最有效率的物質來彌補或限制小孩。社會治安差,上下學接送,怕小孩吃苦受挫,一切生活所需全部都準備妥當,卻忽略了感情上的互動(要有一定的量才能有好的品質出來)與獨立性的培養。這樣家庭下成長的孩子,自發性、自律性的學習機會被剝奪、被限制,青少年如何會有自信心?如何敢嘗試新的事物?如何經得起挫折呢?
近年來台灣經濟逐漸穩定,成長的比率已進入高原期,社會階級也益加穩固,因而想要往上晉升的機會也愈小,不似六O、七O年代還有「黑手變老闆」的成功故事。過去石油危機時期,廣農村可以吸收大量失業人口,使台灣能安全地度過全球經濟風暴,那是因為農村與大家族是過去社會安全的基礎,像一張大網一樣,能接住任何人在事業位置上摔落下來的人。而今大家庭瓦解,社會福利的安全網尚未完善建立,所以當人們遭失業、變故而失去一切時,便很難避免上演人倫悲劇。現今社會結構的轉變,社會福利的缺乏,造成人的希望愈少,害怕掉下來的危險性愈多,更加沒有自信,因而不敢有夢、不敢嘗試。再者,媒體帶來豐富的資訊,卻又塑造了唯一而永遠不可及的標準。
缺乏社會福利制度所帶來的諸多弊病,也在家族功能漸亡的過程中逐一顯現。過高的經濟負擔、家庭結構變得脆弱,再加上單親家庭、隔代家庭相繼產生, 造成許多青年在功能不足的家庭中成長。因為沒有足夠的愛,也失去愛的能力,自我中心的暴力傾向也就更加突顯,這將是新問題中極為迫切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