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地质用及海积物教学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海洋地质用及海积物教学课件

4.4 海洋地质作用及海积物 4.4.1 海洋分区 海洋的环境分区 1.滨海区:低潮线与最大高潮线之间的海陆交互地带。 2.浅海区,低潮线至水深200米地带。 3.半深海区,200-2000米的地带。 4.深海区,大于2000米的地带。 (1)海洋环境地貌示意图 大陆边缘 (2)陆棚(大陆架)的主要地貌特征 陆棚又称大陆架,它是在正常浪基面以下,向外海与大陆斜坡相连的广阔的浅海地带,海水的深度大约为10~20m以下至水深200m左右。陆棚的坡度一般小于4°。 (3)大陆坡的主要地貌特征 大陆坡是指陆棚以外至深海盆地的斜坡地带。其上界是陆棚与大陆斜坡的转折处,水深约200m左右。大陆坡的倾斜度一般为4~7°,甚至可达13°,地形明显变陡。在大陆坡的下部,坡度变缓。大陆坡的下界约在2000m的水深处,通常又把大陆斜坡地带称为半深海带。 (4)大洋底部的主要地貌特征 大洋底(又称大洋盆地)是指大陆斜坡以外的广阔水域,海水深度一般2000m以上。它与半深海区间界限恰与4°C等温线一致,这也是生物群的分界线。 大洋盆地的主要地貌特征有: 1)深海平原 2)大洋中脊又称海底山脉。 3)海沟和岛弧 (5) 海岸带特征  海洋边缘,海洋与陆地的接触带是海洋与陆地相互作用的地带,称为海岸带,包括沿岸陆地部分及水下岸坡,范围自滨海平原至外陆架坡折带。   现代海岸带包括现代海浪对地面作用所达到的范围。其上界,在岩岸是现代海蚀崖的顶部,在沙质和泥质海岸是海岸沙丘或海滩顶部生长植被的地方;其下界相当于水深等于1/2波长处。现代海岸带自陆地向海洋一般划分为海岸、海滩和水下岸坡三个部分。      海岸是高潮线以上狭窄的陆上地带,如海蚀崖、滩肩或沿岸沙堤及海岸沙丘等,它们经常暴露于海水面之上,仅在特大高潮或暴风浪时才被海水淹没。这一地带又称潮上带或后滨。   海滩是高低潮之间的地带,它们在高潮时被淹,低潮时出露,其宽度受潮差影响,相当于潮间带,也称前滨。   水下岸坡是低潮线以下一直到波浪作用所能到达的海底部分,其下限相当于1/2波长的水深处,通常约10—20米。水下岸坡不露出水面,是波浪破碎频繁的地带,在沙质海岸,常形成沿岸沙坝和凹槽,这一带又称潮下带或近滨。外滨(或滨外)是波基面以下的浅海部分。 海岸带分带 海岸带地形 海滨地区(海岸、海滩及近岸环境) 4.4.2 海岸侵蚀及其地貌 1.海蚀作用 波浪、潮汐及沿岸流等对海岸带的破坏作用,总称为海蚀作用。海蚀作用的方式有:冲蚀、磨蚀和溶蚀等。 冲蚀作用:是指波浪对海岸的撞击作用。在坡度较大的海岸,波浪到达岸边时,波浪的能量将全部作用于海岸,岸边所受的压力,受波高影响最大。 磨蚀作用:主要是激浪流所挟带的沙砾对海岸进行研磨与凿蚀的作用。参与磨蚀的砾石多变成扁平状。 溶蚀作用:是海水对岩石的溶解作用,除了对碳酸岩溶解外,对其他岩石和矿物如玄武岩、正长岩、角闪石及黑曜岩等溶解也较明显。 波浪的机械侵蚀作用3 海岸地貌类型表 2.海蚀地貌 (1)海蚀洞 在陆地与海面接触的地方,经常受波浪的冲蚀、磨蚀和溶蚀,形成向陆凹进的洞穴和凹槽,称为海蚀洞及海蚀槽。海蚀洞洞顶呈穹形,中部最高,口部下弯如鸟嘴状。它往往在节理多和弱岩部位发育。洞的高度略高于海平面。 (2)海蚀拱桥 发育在岬角二侧的海蚀洞互相贯通后,洞顶仍然保留下来,称为海蚀拱桥。 (3)海蚀崖 由基岩组成的海岸,在海蚀作用和重力崩塌作用下,岩石不断遭受侵蚀与后退,由此造成的崖壁称为海蚀崖。 (4)海蚀平台和海蚀柱 海蚀平台是海蚀洞和海蚀崖后退过程中出现的平坦石质台地。宽数米至数十米不等,向海微倾,位置在高潮面附近,是波浪侵蚀作用的产物,具有指示海平面高度的地貌意义。突出在海蚀平台上未被蚀去的岩石,称为海蚀柱。 海岸溶蚀1 海岸溶蚀2 溶蚀 海蚀平台形成后,如果陆地上升或海平面下降,平台就会高出海面变成海岸阶地;若陆地下沉或海面上升,平台则沉入水中,成为水下阶地。 陡峭海岸带海成阶地及堆积物的形成和发展示意图 岩石海岸的海蚀地貌 海蚀地貌 海岬侵蚀及海蚀洞、海蚀拱桥和海蚀柱的形成 侵蚀海岸特征 陡峻海岸受侵蚀而坍塌 海岸侵蚀导致建筑基础的破坏 波浪侵蚀及形成的波切台 海蚀穴 海蚀柱 大连地区的海蚀柱 海岸阶地 海蚀阶地 大连海岸的海蚀阶地及海蚀滩 4.4.3 海岸泥沙运动及堆积地貌 1.泥沙横向运动与地貌 当波射线与海岸正交时,海底泥沙的运动方向亦与海岸垂直,这种垂直于海岸的泥沙运动称为横向运动。泥沙横向运动后所形成的

文档评论(0)

135****604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