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新课程改革中的困惑与感悟.doc

高一历史新课程改革中的困惑与感悟.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一历史新课程改革中的困惑与感悟

高一历史新课程改革中的困惑与感悟——人民版历史必修的教学实践总结?内容提要:新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新课程所面临的诸多困惑与感悟。困惑一:历史必修教材内容太深,出现新的“繁、难、偏、杂”;困惑二:教材形式的显著变化与历史知识体系的矛盾冲突;困惑三:新课程内容多、难度大与课时有限的矛盾;困惑四:对课标的准确把握和有效实施存在较大困难;困惑五:高一学生认知水平与课程要求的矛盾;困惑六:理想课程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困惑七:教学手段与教学形式之间的矛盾难调和;困惑八:新课程的探究活动多流于形式;困惑九:历史教学质量与评估的矛盾无法解决。 ? ?面对新课程改革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我们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也做了一些尝试,想了一些办法和对策,有了一些新的感悟。感悟一:更新教学观念,适应新课程;感悟二:注重集体备课,优化个人备课;感悟三:夯实基础知识,提高教学质量;感悟四:把握课标,灵活运用教材,发掘人文价值;感悟五:探索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 ?2010年秋季,高中新课程改革在四川省范围内全面铺开,这次新课程改革中历史课程与教材的改革是前所未有的,特别是在课程类型、学科体系、内容设计等方面进行了全新的编制,它能否在实践中顺利实施,能否达到预期效果,十分令人关注。 ? ?经过暑假期间的几次培训之后,对于新课程的到来,虽然我们不再陌生,也不再害怕,但是,经过高一上期以来新课程的教学实践,我们又真切地感受到了新课程所面临的诸多困惑与问题,才发觉对于高中历史课改的推进与实践,我们还有太多的东西不了解,还有太多的东西需要掌握,还有太多的东西需要适应,但一下子又学习不完,掌握不了,很难适应。因此,及时总结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和问题,成为历史课改的当务之急,对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具有实际意义。教育论文 ???困惑一:历史必修教材内容太深,出现新的“繁、难、偏、杂”。 ? ?从2010年9月份开始,高一历史进入必修内容的教学。目前反映较多的是新教材的难度大,量偏多,教师难教,学生难学。 ? ?首先,初高中教材内容严重脱节,初中内容蜻蜓点水,高中内容要求入木三分,导致新教材存在着新的“繁、难、偏、杂”的情况,脱离学生的实际水平。如将历史三本必修教材分为政治、经济、文化三部分,人为割裂了它们之间的有机联系;教材的模块式编写方式建立在初中教材通史体系的基础之上,而我市初中近几年使用的教材并非通史体系,造成初高中教材的不衔接;必修课教材弹性太大,教学内容过多过深,教师普遍反映课时不够,在教学实际中难以完成;学业评价过于繁琐,可操作性不强,脱离教学实际情况。 ? ?其次,对新教材古今贯通、中外合编的专题模式,学生反映最多的就是跳跃性大,系统性不强,条理性不好,个别专用术语让人费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被弱化,造成新的知识密度太大的问题。例如专题七第3课《民主政治的扩展》中关于“震荡中的法国”,教科书把1789年以来法国经历的大革命、拿破仑第一帝国、波旁王朝的复辟、七月王朝直到法兰西第二帝国覆灭的整个历史画面,仅用轻描淡写的一句话一带而过。这段历史在旧教材中至少3课时才能完成。如此一来,就增加了教师把握和驾驭教材的难度,展开来讲吧,时间不够;不展开来讲吧,学生不知所以然。像这样的例子,在新教材中比比皆是,不胜枚举。所以,老师们深感课时紧张,每次上课都是在拼命赶,总是在赶时间。诚然,在课堂设计上,哪些该讲,哪些不该讲,哪些内容适当放开讲,哪些应该点到为止,这些都是需要教师在摸索中解决的问题,但毕竟是加深了难度,同时也提高了学生阅读的难度,无形中降低了学生课下自我阅读的兴趣。 ? ?第三,新教科书的有些专题和子目标题的使用,过于追求文学的形式美,语言文字不够精确,逻辑性不强,以偏概全,晦涩难懂,给学生的阅读制造了一些障碍,如专题七第1课总标题中的“代议制”,子目标题中的“光荣革命”、“小密室的演变”等,其中这一课的总标题是“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而后面课文中提得最多的却是君主立宪制,丝毫没有提到代议制这个概念,第一子目“光荣革命”的使用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我们都知道“光荣革命”只是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的标志,本着严谨的态度,切忌用小标题来代替大文章,如果把“光荣革命”换成“资产阶级革命”,把“小密室的演变”换成“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子目的中心内容就非常的明确而准确了。又如专题八“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这个题目的使用就有些夸张。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是当今世界两种不同的政治文明,我们应该充分理解和尊重各国、各地区、各民族自主选择的发展模式,将社会主义冠以“人类的阳光大道”似乎有些牵强。因此,笔者认为这个题目的出现有一种加剧两种社会制度对立的意味,将其改为“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历程”既通俗又实用。再比如,专题九第3课走向多极化第一子目用了“别了

文档评论(0)

xy8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