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突发事预案及流程.doc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急诊突发事预案及流程

急 诊 突 发 事 件 预 案 及 流 程 上海市第二人民医院护理部 2010年11月 目录 1、突发公共事件护理应急处理流程 2、急救呼叫规则 3、成批伤员紧急调配方案(日间) 4、成批伤员紧急调配方案(夜班) 5、危重患者管理流程 6、多发性创伤护理应急处理流程 7、突发火灾应急处理流程 8、突发群体食物或职业中毒应急流程 9、意外烫伤应急处理流程 10、意外停电应急处理流程 11、自杀应急处理流程 12、意外停水应急处理流程 13、补液高峰期人员调配方案 突发群体事件护理应急处理流程 【流程】 【预案】 1. 遇突发事件及时通知医务科、护理部、科领导、行政值班及各科抢救医生、护士,组成突发事件抢救小组或启动院突发事件处理预案,多方协作统一指挥。 2. 急救原则:先重后轻,先急后缓(抢救—诊断—治疗—护理) 3. 划分抢救区域,按重、中、轻、死亡分别划分为红、黄、绿、黑四个区域并有明显标志。 4. 正确分诊,及时抢救。按部位、性质、循环、呼吸、意识五个方面分清病情,统一编号,按病情轻重分四类(采用病历卡编号,并在患者手腕处套上相应颜色的标志,进入相应区域进行救治),确保患者能得到及时正确的抢救和治疗。 红色:重度,危及生命体征及呼吸、循环、意识者,如窒息、大出血、严重中毒、休克、心室颤动等; 黄色:中度,伤情比重度要轻,只要短时间内得到及时处理,一般不危及生命,否则伤情很快恶化,如单纯性骨折、外伤出血、眼伤等; 绿色:轻度,血压、呼吸、脉搏等基本生命体征正常,可步行,症状较轻,一般对症处理即可,如一般挫伤、擦伤; 黑色:死亡,意识丧失、颈动脉搏动消失、心跳呼吸停止、瞳孔散大。 5.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积极配合医生抢救,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6. 维持抢救秩序,及时通知相关科室,做好分流转道工作。 7. 积极配合有关调查人员调查取样。 急救呼叫规则 在目前现有医院通讯设备情况下,为提高我院重危病人抢救的效率。今下发《急救呼叫规则》,望传达到全院员工,并严格执行。 急救呼叫的适用: 凡遇重大的医疗抢救需诊治科以外多科协同者可用电话告总机代为呼叫。 急救呼叫分类: 一类抢救:系指重大的中毒、交通事故、自然灾害等引起的多人生命垂危。 二类抢救:系指病员突发病情垂危需多科协作抢救者。 电话呼叫规范用法: 求援者电话呼叫用语: 我是XX科(或病区)有一类(或二类)抢救,请代为呼叫。 总机电话呼叫用语: XX科(或病区)有一类(或二类)抢救,速派员前往。 各类抢救应出席的科室: 一类抢救应出席的科室有: 麻醉科、内科、外科、骨科、脑外科、血库、心内科、呼吸内科、五官科、口腔科、眼科、药剂科、检验科。 分管院长、医教科、门办、护理部(或总值班) 总务科(或后勤总值班)、设备科、保卫科。 二类抢救应出席的科室有: 麻醉科、外科、内科 医教科或门办(或总值班)、护理部。 被呼叫应邀科室职责: 必须由在场高年资医师携带抢救用品及时到达现场。 到现场后必须及时投入抢救,若经检查无本科室业务情况,必须书写被邀会诊记录后才能离开现场。 到现场后,有关本科室业务的一切抢救由各科负责实施。但须与总负责通气,以便协调一致。(现场业务总负责均由邀请科室负责)。 职能部门负责人或总值班,负责后勤保障,维护秩序,临床与辅助科室的协调,统筹组织抢救人力、器械等。 上海市第二人民医院 成批伤员紧急调配方案(日间) 【流程】 急诊预检 成批伤员紧急调配方案(夜间、双休、节假日) 【流程】 急诊预检 危重患者护理管理流程   预案 危重患者入院或转科时,护士要评估患者病情,查看患者神志、皮肤、粘膜、口腔、肢体等情况,备好抢救仪器和物品。   5.保持气道通畅,患者行机械通气时,应密切观测患者意识、面色、皮肤、末梢有无紫绀等指标,遵医嘱予以患者多参数监护,根据病情设置报警、监护参数界值。 6.根据病情及时留置导尿管、胃管、观察引流物色、量、性质,及时准确采集各种血、尿、便、痰、引流液等标本,及时送检。 7.护士应给予患者心理护理,与患者交流、沟通,使之配合治疗。对丧失语言能力但意识清楚患者,如气管切开或行气管插管者,护士应使用文字或其他方式与患者进行沟通。 8.护士应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时准确记录护理记录,特护患者每1h记录1次,如有变化随时记录,详细准确记录出入量,按要求每8h小结,24h总结,总好书面、床头、口头三交班。 【处理流程】 评估患者 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nqwwy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14141164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