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四军浙东纵队革 命简史贴图(之一)
新四军浙东纵队革命简史贴图(之一);1941年1月,国民党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将遵命北撤的新四军军部和皖南部队用重兵围歼。皖南事变后,《新华日报》刊登了周恩来的题词;皖南事变中突围的部分新四军人员在无锡留影;中共中央当即重建新四军军部。陈毅代军长,刘少奇任政委。左起:陈毅、刘少奇;1941年4月,日军以12万余兵力进攻浙东,发起了宁绍战役,浙东纵横四百里要地沦陷敌手。左图:日军登陆镇海 右图:日军登上招宝山;1941年5月至9月,中共路南特委和浦东工委领导的浦东抗日武装,奉 新四军六师师长兼政委、江南区党委书记谭震林之命,南渡宽阔的杭州湾,到达甬江和姚江以北,即镇海、慈溪、余姚三个县的北部(三北地区)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争。左图:江南区党委书记谭震林 右图: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争;1941年5月上旬,姜文光、朱人侠率领的首批50余名战士从浦东渡海到浙东。通过国民党淞沪专员平祖仁的介绍,取得了国民党残留在浙东的薛天白部队“宗德三大”的番号。下图为姜文光;1941年6月16日,由谭启龙同志指派的中共浦东工委委员、军事部长蔡群帆和淞沪游击队5支队副大队长林友璋(林达)率领的“淞沪游击队第五支队四大队”,共130多人,乘帆船从浦东出发,在浙东北部的一个小港口——段头湾登陆。左起:谭启龙、林友璋;1941年6月18日 三北敌后抗日第一战 相公殿战斗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激烈战斗,打死日军8人,打伤日军8人。我军无一伤亡,还缴获了几支大盖子三八式步枪和不少子弹。这次浙东敌后规模不大的初战对于沦陷后的浙东地区,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右图为相公殿之战胜利后,日军逃窜时丢弃的饭盒;1941年 9月18日,“浦委”委员、敌军工作委员会书记朱人侠,率领秘密控制的伪“五十团”350余人脱离伪军,南渡浙东。取得了国民党“苏鲁战区淞沪游击队暂编第三纵队”(简称“三纵”)的番号。下图为新四军浙东纵队从浦东南渡杭州湾到达浙东登陆的示意图;1941年10月22日 血战横河 由于汉奸的出卖,“宗德三大”在余姚北部横河遭日军的伏击。大队长姜文光、???队副姚镜人、军需主任姜文焕等29名指战员英勇牺牲。这次失利使部队提高了对狡猾的日军的警惕性。下图为横河战斗遗址-----七星桥;1942年7月18日,谭启龙、何克希在宓家埭召开了干部会议。谭启龙在报告中传达了中共中央、毛泽东关于开展浙东敌后游击战争、建立巩固的抗日根据地的重要指示,同时传达了华中局和军部指示的有关具体方针政策。这无疑是浙东具有决定意义的极其重要的一次会议。下图左起:谭启龙、何克希;.1942年7月8日,奉 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之命,正式成立浙东区党委和三北游击司令部 下属三、四、五支队、特务大队、警卫中队、海防中队(简称三五支队)下右图为浙东区党委旧址正楼、南厢楼;1942年7月8日,在慈溪鸣鹤场金仙寺大佛殿隆重召开 浙东区党委和三北游击司令部成立大会下图为三北游击司令部旧址; 谭启龙任浙东区党委书记、政治委员,何克希任司令员, 连柏生任副司令员,刘亨云任参谋长,张文碧任政治部主任。下左图为何克希 中图左起:刘亨云、谭启龙、张文碧 右图为连柏生;浙东区党委制定了“坚持三北,开辟四明,争取控制会稽山”的方针。有力地打击了日伪军,不断壮大新四军的队伍、巩固与扩大了抗日民主根据地下左图为新四军队伍走过浙东抗日根据地一村庄 右图为以何克希为司令的三北游击队;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政治工作队(简称浙纵政工队)创建于1942年8月。是一支文艺宣传队、战斗队、工作队。在艰苦的战斗中,为部队为地方输送了一大批政治骨干与文化骨干。下图为1945年6月政工队在上虞县章家埠合影;1942年9月,浙东区党委决定派熟悉浦东情况、具有战斗经验的朱亚民率11名精明干练的人员返回浦东坚持反清乡斗争。经过一年频繁的“反清乡”斗争 粉碎了日本侵略军“清乡”、“高度清乡”、“刷新清乡”等种种惨无人道的阴谋诡计。日本鬼子的一百多个据点、检问所只剩下20多个,我们的部队由12人发展到100多人,浙东纵队正式命名该部为浦东支队;当地群众则习惯地称为“朱亚民部队”。下图为上海第一期“清乡”地区略图、伪奉贤区大小检问所位置略图;1942年10-12月 浙东第一次反顽自卫战 前后进行了29次战斗,歼灭顽军大部约2000余人,缴获轻重机枪30余挺、长短枪1000余支,我军发展到2000多人,使这块东西长100公里、南北宽30公里的三北地区,除少数敌伪据点外,广大农村都成为我们的抗日根据地;浙东区党委极其重视并巩固和扩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召开各界人士参加的团结抗战会议。出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