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与副伤寒图文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伤寒与副伤寒图文课件

伤寒与副伤寒; 要目;一、概述;★基本概念;二、病原学; 菌体抗原“O”,鞭毛抗原“H”,可刺激机体产生相应抗 体,有助于诊断;表面抗原“Vi”,有助于发现带菌者;;;;三、流行病学; 易感人群:普遍易感,病后免疫力持久,伤寒与副伤寒无交叉免疫。;发病季节:夏秋为多,终年可见。 流行地区:温带和热带多见。 多散发 儿童青壮年多见;四、发病机理和病理解剖;1、发病机理示意图;;病理变化及临床联系:;;;(二)、肠道病变:以回肠下段集合和孤立淋巴小结病变明显。 1、髓样肿胀期:(第一周) 肉眼 镜下 临床;;;2、坏死期:(第二周) 肉眼:见多数小灶性坏死。 镜下:一片红染无结构坏死组织,周边及底部可见典型的伤寒小结。 临床:中毒症状更明显,体温持续在39℃~40℃,皮肤出现玫瑰疹。;;;3、溃疡期:(第三周) 集合淋巴小结的溃疡,其长轴与肠管的长轴平行。;;;(三)其他病变: 1、肠系膜淋巴结、脾、肝肿大。 2、骨髓也有巨噬细胞增生,伤寒小结、坏死灶形成。 3、心肌水肿、坏死,中毒性心肌炎。 4、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 5、皮肤玫瑰疹。 6、肌肉(膈,腹直,腹内收)凝固性坏死(蜡样变性) 7、胆囊:无明显病变或仅为轻度炎症,但伤寒杆菌在胆汁中大量繁殖,患者成为带菌者,甚至终身。 ;五.临床表现;; 潜伏期:7~23天,平均10~14天 典型的临床经过分为四期-- 初期、 极期、 缓解期、恢复期 病程(第1周)(第2-3周)(第3-4周) (第5周);临床表现(1);;;; 恢复期:第5周,大约1个月左右完全恢复。 ;伤寒病程图;(1)轻型:症状轻,1~2周内痊愈; (2)爆发型:急起、毒血症状重、中毒性脑病、心肌炎、肝炎、肠麻痹、休克、DIC (3)迁延型: 发热持续不退,可长达2月;见于血吸虫病患者 (4)逍遥型: 毒血症状轻,可自由活动,部分以肠出血或穿孔就医; (5)顿搓型: 症状似典型伤寒,1周左右发热等症状迅速消退而痊愈; ;实验室检查 ; 应用伤寒沙门菌的“O”与“H”抗原,副伤寒菌甲、乙、丙的鞭毛抗原“A”、“B”、“C”,通过凝集反应检测患者血清中相应的抗体。 1周左右出现抗体,3~4周阳??率可达70%。 “O”抗体≥ 1:80,“H”或其他鞭毛抗体≥ 1:160或有4倍增高者更有意义。 ;评价肥达氏反应注意以下几点: 1.“O”抗体-出现早,消失快; “H”抗体-出现迟,维持时间长。 “O”抗原为伤寒、副伤寒甲、乙杆菌的共同抗原 三者的鞭毛抗原(“H”、“A”、“B”)不同 2.早期应用抗生素,“O”“H”抗体可不升高(假阴性)。 3.其他疾病出现的肥达氏反应假阳性(血吸虫、败血症、结核等) 。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2. 鉴别诊断 (1)早期鉴别(一周内) 病毒感染;上感、肠道病毒感染 疟疾:临床表现、血疟原虫阳性、抗疟药物 钩体病;疫水接触史、肌痛(腓肠肌)、白细胞增高 急性病毒性肝炎:; ;七.并发症;附:溶血性尿毒综合症 本病为急性严重性疾病.有松散的纤维蛋白条索沉着在众多的小血管内,损伤流过的血小板和红细胞导致血小板减少和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在众多小血栓中血小板消耗也造成血小板减少.尽管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和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HUS通常被认为是不同的,然而其区别仅在于肾功能衰竭的程度上的差异,诊断与治疗是相同的. ;八、治疗;1. 一般治疗与护理 (1)隔离 (2)休息与护理 (3)饮食 (4)对症治疗 (5)肾上腺皮质激素 ;2病原治疗;1979年-河南发生流行 1988年-吉林地区开始流行 1987~89年-上海、江苏等地发生伤寒爆发 流行,耐多种常用抗生素,后经培养证实 为耐氯霉素的M1型菌株。; 3并发症治疗 肠出血:绝对卧床休息,监测相关情况。 暂停饮食或进少量流质 静滴葡萄糖生理盐水,注意电解质平衡 止血药物 根据情况酌量输血 烦燥者可适量口服或肌注镇静药 禁用泻剂及灌肠 出血不止者手术治疗 ;肠穿孔:局限者可考虑保守治疗 伴腹膜炎及早手术加足量抗 生素 中毒性心肌炎:严格卧床休息 肾上腺皮质激素、VitB1 高糖加营养心肌药 处理心衰 ; 中毒性肝炎: 护肝

文档评论(0)

2017m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