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第十章 原法的概念与方法.ppt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第十章 原法的概念与方法.ppt

  1.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第十章 原法的概念与方法

第十章 原型法的概念与方法 本章内容 10.1 原型法的提出 10.2 原型法的基本思想 10.3 原型法的工作步骤 10.4 原型法的关键成功因素 10.5 原型法与生命周期法的比较 小结 10.1 原型法的提出 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出现了“软件危机”,为了对软件开发项目进行有效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生命周期法诞生了。由于开发过程规范、层次清晰,系统开发生命周期法得到广泛应用。但这种方法的应用前提是需要在早期就确定用户的需求,而不允许修改,这对于很多应用系统(如商业信息系统)来说是不现实的。用户需求定义方面的错误是信息系统开发中出现的后果最严重的错误。在此背景下,提出了原型法。 10.1 原型法的提出 产生“软件危机”的原因在于:用户需求不明确,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软件规模越来越大且复杂度也越来越高。另一方面是需求与技术差异较大引起的。 10.1 原型法的提出 那么如何解决“软件危机”呢?人们越来越重视软件开发方法的研究,通过多年的研究和努力,软件开发方法走向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着重研究与机器本身相关的软件开发工具,即高级语言及软件开发环境; 另一方面,着重研究软件设计和规格说明等。 10.1.1 原型法的提出背景 这时系统开发生命周期应运而生。生命周期法具有明显的优点。它采用系统观点和系统工程方法,自顶向下进行分析与设计并自下而上进行实施。开发过程阶段清楚,任务明确,并有标准的图、表、说明等组成各阶段的文档资料。生命周期法引入了用户观点,适用于大型信息系统的开发,将逻辑设计与物理设计分开 。 但是,生命周期法的应用前提是严格的需求定义方法和策略。需求定义方法是一种严格的、预先定义的方法。从理论上讲,一个负责分析设计的项目小组应完全彻底地预先指出对应用来说是合理的业务需求,并期待用户进行审查、评价和认可,并在此基础上顺利开展工作。 10.1.1原型法的提出背景 这种严谨的需求定义方法是在一定假设的前提下形成的,它们是: 所有的需求能被预先定义 项目参加者之间能够清晰而准确地通信 静态描述/图形模型对应用系统的反映是充 分的 上面假设的共同特点是:它们都是被动的通信工具和静止的通信工具,不能表演,因而要求用户根据一些静态的信息和静止的画面来认可系统则似乎近于苛求。 10.1.1原型法的提出背景 严格需求定义的合理性在许多情况下并不满足,特别是在管理领域,管理需求不断变化、管理需求难以获取,因此建立在脆弱基础上的开发策略在实施中一旦导致系统的失败就绝非意外之事。为了更好地处理由于缺乏支持严格方法的假设而给项目带来的风险,需要探求一种变通的方法。 解决需求定义不断变化问题一种思路是在获得一组基本的需求后,快速地加以“实现”。随着用户或开发人员对系统理解的加深而不断地对这些需求进行补充和细化。系统的定义是在逐步发展的过程中进行的,而不是一开始就预见一切,这就是原型法。 10.1.2 原型法(prototyping) 1. 原型法定义 原型法是指在获取一组基本的需求定义后,利用高级软件工具可视化的开发环境,快速地建立一个目标系统的最初版本,并把它交给用户试用、补充和修改,再进行新的版本开发。反复进行这个过程,直到得出系统的“精确解”,即用户满意为止。经过这样一个反复补充和修改过程,应用系统 “最初版本”就逐步演变为系统 “最终版本”。 原型法就是不断地运行系统“原型”来进行启发、揭示、判断、修改和完善的系统开发方法。 10.1.2 原型法(prototyping) 2.原型(prototype) 原型(prototype)即样品、模型的意思。把系统主要功能和接口通过快速开发制作为“软件样机”,以可视化的形式展现给用户,及时征求用户意见,从而明确无误地确定用户需求。同时,原型也可用于征求内部意见,作为分析和设计的接口之一,可方便于沟通。 对原型的基本要求包括:体现主要的功能;提供基本的界面风格;展示比较模糊的部分以便于确认或进一步明确;原型最好是可运行的,至少在各主要功能模块之间能够建立相互连接。 10.1.2 原型法(prototyping) 3. 原型分类 可以分为三类: (1)淘汰式(disposable): (2)演化式(evolutionary): (3)增量式(incremental): 10.1.2 原型法(prototyping) 4. 部分原型 在信息系统设计的过程中,常用的各种不同形式的部分原型有: (1)对话原型 (2)数据输入原型 (3)报表系统原型 (4)数据系统原型 (5)计算和逻辑原型 (6)应用程序包原型 (7)概念原型 本章内容 10.1 原型法的提出 10.2 原型法的基本思想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