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种常用中药饮片彩色图谱(含目录链接).doc
药材目录
解表药 1
麻黄 1
桂枝 2
紫苏 3
生姜 3
荆芥 4
羌活 4
白芷 5
藁本 5
苍耳子 6
辛夷 6
细辛 7
防风 7
薄荷 8
牛蒡子 8
桑叶 9
菊花 9
蝉蜕 10
蔓荆子 10
葛根 11
柴胡 11
升麻 12
浮萍 12
清热药 13
石膏 13
知母 13
芦根 14
天花粉 14
淡竹叶 15
栀子 15
夏枯草 16
决明子 16
木贼 17
密蒙花 17
黄芩 18
黄连 18
黄柏 19
龙胆草 19
苦参 20
穿心莲 20
白鲜皮 21
秦皮 21
金银花 22
连翘 22
板蓝根 23
大青叶 23
贯众 24
鱼腥草 24
蒲公英 25
紫花地丁 25
土茯芩 26
蚤休 26
野菊花 27
红藤 27
败酱草 28
山豆根 28
射干 29
马勃 29
白头翁 30
马齿苋 30
白花蛇舌草 31
漏芦 31
忍冬藤 32
拳参 32
半边莲 33
山慈菇 33
生地黄 34
玄参 34
牡丹皮 35
赤芍 35
紫草 36
青蒿 36
地骨皮 37
银柴胡 37
胡黄连 38
白薇 38
泻下药 39
大黄 39
芒硝 39
番泻叶 40
芦荟 40
火麻仁 41
郁李仁 41
甘遂 42
京大戟 42
芫花 43
独活 43
木瓜 44
祛风湿药 44
川乌 44
草乌 45
乌梢蛇 45
狗脊 46
金钱白花蛇 46
厚朴 47
草果 47
草豆蔻 48
利水渗湿药 48
茯苓 48
猪苓 49
泽泻 49
石韦 50
茵陈蒿 50
金钱草 51
虎杖 51
温里药 52
附子 52
肉桂 52
吴茱萸 53
丁香 53
行气药 54
橘皮 54
枳实 54
木香 55
乌药 55
香附 56
佛手 56
川楝子 57
消食药 57
山楂 57
麦芽 58
驱虫药 58
使君子 58
槟榔 59
南瓜子 59
止血药 60
仙鹤草 60
白及 60
大蓟 61
小蓟 61
地榆 62
槐花 62
侧柏叶 63
白茅根 63
三七 64
茜草 64
血竭 65
炮姜 65
艾叶 66
活血化瘀药 66
川芎 66
郁金 67
乳香 67
延胡索 68
姜黄 68
没药 69
丹参 69
桃仁 70
红花 70
益母草 71
鸡血藤 71
泽兰 72
马钱子 72
莪术 73
穿山甲、炮甲 73
化痰止咳平喘药 74
半夏 74
旋覆花 74
桔梗 75
前胡 75
川贝母 76
浙贝母 76
白芥子 77
胖大海 77
百部 78
紫菀 78
款冬花 79
桑白皮 79
白果(银杏仁) 80
安神药 80
朱砂 80
龙骨 81
酸枣仁 81
远志 82
合欢皮 82
夜交藤 83
平肝潜阳药 83
石决明 83
珍珠母 84
代赭石 84
蒺藜 85
罗布麻 85
珍珠 86
息风止痉药 86
羚羊角 86
钩藤 87
地龙 87
天麻 88
僵蚕 88
全蝎 89
蜈蚣 89
开窍药 90
麝香 90
蟾酥 90
冰片 91
石菖蒲 91
补虚药 92
人参 92
党参 92
太子参 93
西洋参 93
黄芪 94
白术 94
淫羊藿 95
补骨脂 95
续断 96
蛤蚧 96
熟地黄 97
当归 97
白芍 98
北沙参 98
麦冬 99
鳖甲 99
龟板 100
灵芝 100
何首乌 100
收涩药 101
罂粟壳 101
莲子心 101
五味子 102
五倍子 102
肉豆蔻 103
乌梅 103
山茱萸 104
桑螵蛸 104
金樱子 105
芡实 105
涌吐药 106
常山 106
胆矾 106
攻毒杀虫去腐敛疮药 107
雄黄 107
硫磺 107
大风子 108
蓖麻子 108
解表药
麻黄
功效: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应用:
(1)风寒感冒,不可用于有汗者。如麻黄汤(2)咳嗽气喘:热喘麻杏石甘汤。寒喘;小青龙汤(3)风水水肿,如越婢加术汤。麻黄还有散寒通滞之功,可治风寒痹证,阴疽,痰阴虚及肺肾虚盗汗喘者慎用核。用法:发汗解表宜生用,止咳平喘宜炙用。使用注意:发汗力强,凡表虚自汗者慎用,
桂枝
功效:发汗解机,温经通脉,助阳化气。应用:(1)风寒感冒,有汗无汗皆可治,如桂枝汤。(2)寒凝血滞诸痛证,
紫苏
生姜
荆芥
羌活
白芷
藁本
苍耳子
辛夷
细辛
防风
薄荷
牛蒡子
桑叶
菊花
蝉蜕
蔓荆子
葛根
柴胡
升麻
浮萍
石膏
知母
芦根
天花粉
淡竹叶
栀子
夏枯草
决明子
木贼
密蒙花
黄芩
黄连
黄柏
龙胆草
苦参
穿心莲
白鲜皮
秦皮
金银花
连翘
板蓝根
大青叶
贯众
鱼腥草
蒲公英
紫花地丁
土茯芩
蚤休
野菊花
红藤
败酱草
山豆根
射干
马勃
白头翁
马齿苋
白花蛇舌草
漏芦
忍冬藤
拳参
半边莲
山慈菇
文档评论(0)